现代快报+ 2023-09-25
前瞻布局、赋能高企,南京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集群强链、产业强市,南京正在全力以赴。9 月 25 日,南京召开 " 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题四 " 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 " 专场新闻发布会,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及市科技局分别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发展总部经济、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带动等方面介绍亮点成效。

到 2025 年累计培育专精特新 " 小巨人 "300 家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小块头 " 也能释放出大能量。

南京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玉宁介绍,截至目前,南京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1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213 家,今年南京新增国家级 " 小巨人 " 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八,总数实现了一年翻番。同时,南京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647 家。

下一步,南京将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着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到 2025 年,将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30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300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000 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10000 家。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1-8 月份,南京实施智改数转项目 1800 多个,覆盖规上工业企业 1400 多家。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3 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11 家。新建 5G 基站 2510 个,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保持全省第一。在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应用场景发布方面,组织开展 2023 年南京市创新产品申报工作,聚焦先进制造业领域创新成果,累计受理 360 多项产品申请,目前已完成形式审查和信用审查。深化 "1000 个清单、200 个优质、10 个标杆 " 的全市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梯度工作体系,上半年统筹全市发布应用场景 800 余个。

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未来产业新赛道,南京与工信部科技司共同举办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启动活动,全面启动先导区建设。推动麒麟南京智算中心和江北新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扩容,预计二期项目将于 10 月底建成。

深化总部企业招引培育,推动总部经济 " 加速跑 "

南京发展总部经济条件优越,汇聚高端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吸引优秀企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南京市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处副处长张晖介绍,南京总部企业数量稳步增长,总部企业整体能级较高,总部企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总部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2012 年以来,全市总部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共认定市级总部企业 285 家,其中六成为 2019 年以来新增认定企业,总部企业在南京集聚发展加快。

今年以来,南京以推进产业强市建设为牵引,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总部经济确立为三大新兴服务经济之一。建立总部企业沟通服务机制。定期收集梳理企业在注册落地、生产经营和投资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请属地、市各相关部门认真办理反馈。累计协调解决了 58 家市级总部企业反映的 119 个问题事项。建立重点招引总部企业储备机制。

下一步,南京将围绕落实产业强市发展目标,推动总部经济提质增效。深化总部企业招引培育,完善总部企业沟通服务机制,加强对总部企业的跟踪服务,推动大型企业带动集团成员企业落户南京。持续推进总部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江北新区、河西新城、南部新城)和五大总部经济重点园区(玄武铁北、鼓楼滨江、栖霞燕子矶、雨花软件谷南园、江宁百家湖九龙湖)"3+5" 载体建设,推动总部企业加快集聚。

力争到年底高企数量达 1.2 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 900 亿元

紫金山实验室发布 6G 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通信系统,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克隆了水稻籼粳亚种关键基因,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 今年以来,南京以重大创新平台为载体,促进产业创新资源高浓度集聚。

高企 " 引擎 ", 正在点燃创新 " 原动力 "。 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朱超平介绍,南京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紧密结合。全市高企总数达 9068 家,2023 年前六批次国家科小累计入库 19572 家,同比增幅 16.7%,占全省入库企业数 27.2%。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南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58 万亿元。规上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7665.60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55.1%;规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 1750.17 亿元。

引金融活水,增科创活力。截至 8 月底,科创基金合作成立 48 只子基金,签署基金规模 94.71 亿元,财政放大倍数达到 3.26 倍。科创基金母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 580 个、投资额超 52 亿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下一步,南京科技系统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瞄准 " 产业科技创新 " 主攻方向,聚焦 " 有全球影响力 " 目标定位,围终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力争到 2023 年底,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超过 3.8%,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确保突破 1 万家、力争达到 1.2 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确保达到 2.2 万家、力争达到 2.5 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 900 亿元,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发力,为产业强市建设提供科技创新有力支撑。

现代快报 + 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南京 制造业 中小企业 发改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