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在整体烟火气远远不如北郊的西安城南,大学南路,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无论什么时候,尤其是晚上,尤其是过了边东街往太白路那头,那种喧嚣的烟火,简直可以称之为扑面而来。你可以选择无视,但是,一路的 " 路难行 ",都会让你无法无视这种存在。
原来,我还在大学南路附近上班的时候,每天晚上下了班,一路从大学南路由东向西穿越而过,烤肉啊小龙虾啊泡馍啊炒菜啊串串啊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特色馆子,都已经开启了各自的高潮,有的是一天的第一轮,有的已经是第二轮了。
后来,工作和生活都离大学南路远了,偶尔一次穿越大学南路,震惊于这烟火气息不但没有因为三年疫情有一点点的衰弱,反而愈发地热烈。与之丁字相连的含光路,路两边的门面房眼见着关了一家又一家,转让的牌子挂了一家又一家,大学南路则恰恰相反,是真正的、少有的、非常与众不同的,消费者报复式消费,店家报复式增长。
这不,最近的一个晚上,在久违了的大学南路,我又一次见识了,足以让人鼻塞让道路肠梗阻的烟火气。
众所周知,西安最近是持续的阴雨天气,下雨的时候远比不下雨的时候多。即便如此,一点也不影响大学南路的烧烤啊龙虾啊炒菜啊泡馍啊串串啊瞅准时机在室外摆上桌子板凳,清冷的天气也一点都不影响一个个食客抡圆了膀子鼓满了腮帮子大快朵颐。路上汽车烦躁的鸣笛,一点也不影响划拳行令的心情;因为龟速行驶而倍增的尾气,一点也不影响佳肴的美味和食客的胃口。
更令人拍窗称奇的是,已经是秋夜八九点钟的光景,在边东街和大学南路的东南转角,竟然沿着道沿的走势,还弧形摆开两排麻将桌,几乎每张桌上都圆满形成四人围城。摆着龙门阵的老头老太太们,用明晃晃的事实在这个秋雨萧瑟的季节告诉我们——谁说老人家不耐寒?!
可惜,不管是啤酒烤肉的烟火胜景,还是一饼九条的生活气息,我都没办法将他们聚焦拍录下来,因为,我得开车,而且是必须小心翼翼地开车。
大学南路并不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从南道沿到北道沿也就十来米的宽度吧,然后,道沿下,满满当当地停满了车,南边一排,北边一排。本来只有三车道的机动车道,连两个车道都剩不下了。如果对面没有来车还好,一旦对面有来车,那才是真正考验驾驶技术的时候。
一条五六百米长的路,在夜晚的非高峰时段,我的四个轮子竟然走了十多分钟,都没两条腿来的快。很多时候,得在相对宽敞地方的地方停车等待,把对面的车让过去,如果刚好与对面的车狭路相逢,那就只能一点一点地往前小心谨慎地移动了,有时候,还不得不收起后视镜。
一路走下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路两边都停着车的地方,两辆 A 级车或者一辆 A 一辆 B 级车,是相对容易错车而过的;两辆 B 级车的话,就有一些难度了,得小心翼翼地,既得小心与对面错车,还得小心蹭着路边停的车;一辆 B 级车一辆 C 级车,就得收后视镜了;两辆 C 级车的话,就算收了后视镜也得看路边车停得是不是紧贴道沿了。
也得亏大学南路不走公交车。
大学南路虽然不是城市主干道,却也不是什么背街小巷,不宽的路有没有在道沿下划停车位因为夜黑人紧张没有仔细看,但断然不会路两边都是停车位。
然而,事实却是,晚上的八九点,大学南路两边的车,生生把一条路停成了肠梗阻。
不知道是路两边都划了停车位呢,还是交警同志顾不上管呢?
总之,除了附近居民逮着空空就停的车,不时有新的车辆驶来,见缝插针一头扎在路边,然后从车里鱼贯而出三五人,踅摸着一家家饭摊,然后在老板的热情招呼中坐将下来,开启夜的美好生活。
至于留下的巴掌宽的那一点路面,你的车是好开还是不好开,你的车是能错过还是不能错过,你因为错车和对面的司机发生没发生摩擦,卖烤肉的才不管,吃烤肉的更不管。至于附近停车路边的住户,更不会看到早已被抛在自家窗外的路不像路了。
然后,大学南路的烟火气,便成了只和吃吃喝喝者有关的烟火气,也成了只是路过的行人和司机的焦躁气。这气,在店面里和道沿上是吃喝的味道,在路中间,便成了肠梗阻的味道。
吃吃喝喝的烟火气必然是需要的,馆子们的生存和发展自然也是必要的,但畅通的通行,同样是必要的。当烟火挤占通行的时候,大概只能是屁股决定大脑了。
其实应该是有解决的办法的。在西安的夜市烟火气绝对能排到前三的龙首村夜市,曾经别说车难走,就是行人走起来都难场。但是,自从管理部门把路两边的流动摊全部搬到了大明宫公园里,一下子豁然开朗。
大学南路附近貌似没有可以疏散夜市又非交通道路的地方,但是,既然道沿上要摆摊,那么,道沿下的乱停车,好歹得整理整理吧。当停车的停相已经很不好看的时候,哪怕路边的馆子再美味,吃相便怎么着也不好看了。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