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智驾 2023-09-26
混动车的热销带火了这家电池企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插电式混动车型已经从 2022 年火到了 2023 年,这也同时为抓住市场契机的蜂巢能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文 | 智驾网 黄华丹

如果说,曾经市场对蜂巢的印象还停留在长城系品牌上,今天的蜂巢则正在成长为一家独立成熟的电池企业。

9 月 25 日的蜂巢第二届媒体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目前蜂巢客户定单整体充足,有几款产品交付紧张,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国庆只放一天假。

1-8 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行榜中蜂巢排名第八。8 月,蜂巢排名已跻身第六。

今年,新能源市场仍是发展相对快速的行业,但多家企业认为,增长不及预期。而蜂巢能源,则凭借恰当的产品布局实现了新的突破。

杨红新表示,由于去年市场过热,导致风险意识不足,没有储备定单应对市场波动,蜂巢能源在上半年经历了一轮衔接期。

但从数据来看,下半年,蜂巢能源正在加速发展。8 月,蜂巢能源装机量达到 0.79GWh,环比增长 22.7%。

这背后的原因,与蜂巢能源押注今年持续爆发的插电混动市场不无关系。

01.

PHEV 爆发带动蜂巢加速发展

插电混动车型的热销,给了蜂巢能源突破的机会。

据杨红新介绍,今年蜂巢发展最好的产品是短刀 PHEV 电池。" 无论在搭载车型的影响力,还是车型爆款程度上,都是成功的。" 在接受采访时,杨红新的解答显得颇为坦率。

数据显示,2023 年 1-8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537.4 万辆,同比增长 39.2%,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 152.9 万辆,占比达 28.4%。

从增速对比上也可以明显看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国内的热度。1-8 月,PHEV 车型销量同比增幅 86.9%,而纯电车型仅实现了 26.4% 的增幅。

PHEV 车型对电池包的要求和纯电车型有所区别。

▲ 左为 EV 电池,又为 PHEV 电池 ‍‍‍‍‍

PHEV 车型由于搭载两套动力系统,保留了发动机及排气管,留给电池包的空间变小。而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PHEV 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正在从原来的 50-80km 提升至 100-200km,甚至也有企业正在推出 250km 和 300km 的超级混动车型。

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搭载大容量的电池,就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蜂巢能源的短刀电芯就正好能满足 PHEV 车型的需求。采用短刀电芯加飞叠工艺打造的 L400 电芯,其长度正好能避开排气管,同时又能实现高体积能量密度、高结构空间利用率,并且有较高的系统成组率,可满足 PHEV 对电池空间更高效的利用。

飞叠工艺是蜂巢能源自研的叠片技术,不同于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堆叠在一起的折叠工艺," 飞叠 " 首先通过两层隔膜包覆负极片经过加热辊进行热复合及隔膜封边,再裁切成片,最后和正极片依次堆叠。

这种操作可以解决传统叠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隔膜褶皱、极片掉粉、错位等难题。此外," 飞叠 " 同时集成叠片、热压功能,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产线成本的同时,还能大幅度提升产线效率和产品品质。

蜂巢能源盐城基地是其首个导入飞叠技术的生产基地,分两期建设,整个二期项目包含 9 条飞叠电芯产线和 9 条相应的模组 PACK 产线均已正式投产。此外,蜂巢能源成都、上饶基地也陆续引入了飞叠设备。

同时,对于电池的性能,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也正致力于为 PHEV 电池开发快充能力。目前,蜂巢能源已经实现 2.2C 快充磷酸铁锂电池的量产,后续还将基于短刀电池开发 3C 和 4C 快充磷酸铁锂电池,预计将于明年量产。

凭借基于 " 短刀 + 飞叠 " 技术的 PHEV 电池的优势,蜂巢能源也正加速向长城系以外品牌渗透。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车型公告,6 月以来,蜂巢能源配套的插混车型已接近 20 款。

除了坦克、哈弗枭龙等长城系车型,包括吉利银河、理想 L7、领克 08、岚图梦想家、追光等多个品牌的车型也同样选择了蜂巢能源。

同样的工艺也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只在 pack 上有所区别。因为纯电动车留给电池的空间较大,因此能安装较大的电池包。

02.

资本和媒体都看好大圆柱电芯

除了短刀电池,蜂巢还在布局多款不同产品,以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例如,无钴电池作为蜂巢能源创新研发的全新品类电池,目前已开始量产出货,国内主要供应某大型车企。据杨红新透露,目前出货量大约能维持在每月 5000 套,以电芯计,预计可达 160 万只。

海外则已经与美国某储能系统上市公司达成供货协议,2024 年初开始供货,预计每年供应无钴电芯达 80 万只。

此外,据杨红新透露,蜂巢能源为宝马 mini 打造的方壳电芯也已开始量产。这是蜂巢从成立之初便已立项的产品,技术要求极高,经过 5 年研发,终于实现量产。

此前有消息称蔚来与蜂巢能源将合资建厂研发大圆柱电芯,杨红新表示官方答复是不予置评。

不过,在提到大圆柱电芯的开发问题时,杨红新表示,虽然目前全球可能还只有一家主机厂在使用大圆柱电芯,但资本和媒体都看好大圆柱电芯,他认为,在三到四年后的下一代新平台,几乎所有整车厂都在考虑,因为后续新能源汽车很可能都会使用 CTC 技术。

最早使用大圆柱电芯实现 CTC(Cell to Chasis)技术的车企是特斯拉。而在此前的蔚来科技日上,李斌也展示了一张蔚来自研的电池产品图片,整包电池内使用的即是大圆柱电芯。

杨红新表示,蜂巢从三年前开始开发大圆柱高镍产品,有两条路线,一是低成本高能量密度,路线,二是走功率型加快充的路线。目前已得到欧洲客户非常好的测试评价。

不过,目前蜂巢的计划还是先扩大短刀电池的规模,做出大单品,一款产品供给多个客户,以平衡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

此外,蜂巢能源在固态电池研发上也有所投入,并计划到 2024 年实现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 350Wh/kg。

而除了乘用车动力电池,蜂巢能源从 2022 年开始也布局了商用车和储能。

03.

海外市场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快速增加,尤其中国动力电池在全球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全球市场也是无法绕开的话题。

目前,蜂巢能源在欧洲规划有两家工厂,泰国一家。

据杨红新透露,蜂巢能源泰国工厂共有三条线,分别做 HEV,PHEV 和 EV 电池,同时也会组装短刀电池模组。今年年底完成产险安装和调试样品下线,明年一季度开始批量交付。目前客户包括长城与合众。

德国工厂包括萨尔州的电池工厂和在勃兰登堡州收购的工厂,后者目前正在计划改造。杨红新表示目前蜂巢已经在欧洲本地储备了大量定单。

当被问及欧盟电池法案及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可能对动力电池企业产生的影响时,杨红新表示对于电池护照,欧盟目前只要求披露数据,到 2027 年才会开始设立限值,因此企业需要做的是做好平衡,规划好碳足迹平衡,不能不做准备,也不必准备过度,增加成本。

反补贴调查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举动,如果征收反补贴关税成立,可能会促使大量中国整车企业去欧洲建厂。也就要求供应链企业同样在欧洲本地化。蜂巢能源已在欧洲建厂,这显然也将成为一种优势。

对蜂巢能源来说,抓住目前的发展趋势快速提高市场份额,并充分利用产能,扩大生产规模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布局,则为后续的稳定发展及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

在资本层面,2022 年 11 月,蜂巢能源也已提交 IPO 申请,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这也将是蜂巢能源真正迈向独立成熟重要的一大步。

【关注智能汽车,关注智驾网视频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phev 插电混动 续航里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