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泡在乒乓球馆的一天。
来看国乒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乒男女团都在今天出战,所有人都将在本届亚运会首个金牌赛中亮相,关注度高。第二个原因是我小学时,学校里没有足球场、没有篮球场,只有两个乒乓球台子可以玩,所以对乒乓球有一定的情结。
并且,我们现代快报来杭州的三名记者中,有一位从小也练乒乓球,据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顾闻介绍,他小时候还打进过兴化市某乒乓球比赛的前四名。
下午 2 点,中国女乒团体赛率先开打,鉴于国乒的火热,我们上午 10 点就从亚运村出发了。从亚运村到媒体中心,从媒体中心转场到公交场站,再从场站坐车来到杭州拱墅运河体育馆,已经是中午 12 点多。
此时,体育馆媒体工作间里,不少位置已经被占了。上到看台,带桌子的文字记者席也已经寥寥无几。随着比赛的开始,过道里也坐了不少人。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毫无悬念,男女团都顺利摘金。
自从国乒运动员明星化之后,从来都不缺球迷,马龙、樊振东、孙颖莎等核心球员还有不少 " 人迷 ",痴迷程度不亚于娱乐明星的粉丝,所以现场的呐喊、欢呼、尖叫、掌声,都不必赘述。
△马龙
印象最深的是马龙。
作为一名 35 岁的老将,马龙在绝对实力上或许已经不是领军人物了,但在精神领袖的地位上依然无人能敌。马龙在樊振东之后出场,樊振东打完第二盘比赛,我正因为这盘的横扫而无聊发呆时,突然听到观众看台有人 " 嗷 " 一嗓子,低头一看,马龙进场了。对于 " 龙队 ",观众最不吝啬掌声,把他放在第三个出场,或许也是想让他享受夺冠的荣耀。
夺冠之后的赛后新闻发布会和混合采访区,是我来到杭州之后见过最夸张的,新闻发布厅是这样的——
混合采访区,如果所在媒体没有派出可以兵分两路的人力,就不要去挤了,基本是 " 滴水不透 " 的状态。
国乒这些年来为国家队挣得的荣誉大家有目共睹,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好像只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中存在感比较强,除极个别顶尖球员之外,其他球员的商业价值也一般。
如今,亚运会、全运会以及国内的乒超联赛,都有不少球迷追着他们全国跑,为他们的比赛献上最热情的掌声和呐喊,这种感觉真不错。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卫 / 文 顾炜 顾闻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