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09-27
【网观西安】今天,你被“强制扫码”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里,主角楚门从出生开始,就被无数摄像机包围着,一举一动都在被同步直播,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影片看似荒诞,但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或许也在经历着生活被强制、隐私被夺取的 " 楚门 " 危机,而这很有可能只是因为一次次看似平常的扫码消费。

在商场停车缴费,被要求填写姓名、电话、生日等无关信息;在餐厅扫码点单,提示授权使用微信账号信息或者注册会员才能继续;在自助打印机打印资料时,却被强制要求关注商家公众号才能使用 ……诸多 " 强制扫码 " 背后,是消费体验的降级和个人信息安全的隐患。

01

" 变异 " 的二维码

二维码已渗透人们的生活:扫码点餐、扫码入园、扫码验票、扫码购物、扫码租借 …… 手机 " 扫一扫 ",即可省去现场排队、人工结账等环节,享受方便快捷的消费体验。但随着应用场景逐渐增多,扫码消费逐渐 " 变异 ",给不少消费者造成困扰。

一是变成强制关注的 " 烦人码 "。比如一些商家点单、优惠等服务只通过线上提供,强制或诱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在关注和注册后又是频繁的广告推送,留下手机里清理不完的 " 垃圾 ",让消费者无法拒绝的 " 被营销 "。

还有商家在扫码后频繁提示注册登录,干扰消费者使用,同时注册验证等操作繁琐,在网络信号不佳时耗时耗力,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群体更显 " 不友好 ",让原本为方便而盛行的 " 扫码点单 " 异变成了 " 消费麻烦 "。

二是变成信息泄露的 " 风险码 "。一些商家采取强制或诱导消费者提供与功能无关的消费者隐私信息,同时并未提供删除个人信息的功能选项。有调查显示,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会产生 87 条数据。

这些个人信息使用或保管不善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商家违规向第三方提供消费者信息,滥用信息进行 " 大数据杀熟 ";比如黑灰产业利用泄露的隐私信息进行 " 私人订制 " 版诈骗;比如盗用隐私来炮制谣言,或为人肉搜索提供便利等等。

这些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伤害个人人格尊严甚至生命安全,还会成为谣言、网暴的 " 催化剂 ",带来一系列治理难题。

02

" 受害 " 的消费者

强制关注、过度索取信息等扫码消费乱象,长期以来广泛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顽固难解。缘何如此?

从商家角度来说,是利益驱动。当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商家服务升级的必答题,在各类商业场景中,自助扫码可以帮助商家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借助扫码服务引导消费者关注或授权,商家可以采集海量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整合,更精准地为用户 " 画像 ",了解目标用户的价值、行为、需求、偏好等,将数据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

这是商家热衷于此根源所在,却也在很大程度上 " 伤害 " 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 " 受害者 " 可能一无所知。因为 " 强制关注 "" 过度索取信息 " 常常与先进的 " 扫码消费 " 方式捆绑出现,这种隐蔽的 " 新霸王条款 " 让消费者难以意识到权利正在被侵犯。

现实生活中,许多消费者以为关注公众号并不费事,享受服务也不过是点击 " 同意授权 " 这一举手之劳;同时," 让渡 " 个人信息,也被一些消费者视作享受科技便利的必要代价;此外,商家未告知或告知的隐私权政策存在冗长难读等问题,很多消费者常常将其忽略,对商家如何保管运用自己的信息并不重视和了解。

基于多种原因,强制关注、过采信息等扫码消费乱象越发泛滥,而这些行为实际上在直接间接地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知情权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

03

扫码应有 " 边界 "

如何破解 " 强制扫码 " 乱象,让人们实现 " 消费自由 "、避免误入 " 楚门世界 ",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道 " 必答题 ",更需多管齐下。

国家社会层面要织密 " 防护网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消费权益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法律规定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具体环节和问题仍需网信、市监等部门多方发力。

一方面加强普法、严格监管,通过抽查、暗访、约谈、曝光、惩治等多元机制形成震慑,畅通监督举报和纠纷调解渠道,倒逼商家规范扫码服务;另一方面,加强黑灰产业链治理,斩断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 " 黑手 ",打击泄露个人信息、利用信息违法犯罪的 " 脏手 ",营造良好网络空间和消费环境。

商家和企业要当好 " 责任人 "。首先,转变把个人信息当流量收割的营销理念,不设 " 霸王条款 ",区分提供消费支付与会员服务的二维码,提供线上线下双重运营渠道,用选择自由和优质服务实力圈粉。

另外,严格履行责任,提升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合规采集、规范使用消费者信息,提升专业水平,完善保管机制,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投入更多资源和积极性。

消费者个人也要守好 " 防盗门 "。增强消费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乱扫码,不点不明链接,发现涉嫌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及时投诉举报;在授权个人信息前了解清楚具体授权内容,避免急于享受便捷服务造成不知情的隐私泄露;严守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尊重他人隐私,不滥用信息技术做违法犯罪之事。

技术便利不是侵占个人信息空间的理由,我们需要的是 " 纯净扫码 ",更是信息安全和消费自由。

来源 / 网观西安

相关标签

二维码 打印机 微信 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