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09-28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上映,五大看点造就抗美援朝战争全景史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9 月 28 日正式上映,五大看点深入台前幕后,引领全国观众共同重温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故事。上映当日影片发布 " 最可爱的人 " 特辑,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与中华儿女坚忍不拔的气概。路演首站于 27 日落地 " 英雄城市 " 丹东,掀起口碑热潮,主创与现场观众畅聊电影细节,收获了许多感动和力量。

勿忘历史!

抗美援朝全景史诗致敬 " 最可爱的人 "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 " 立国之战 ",1950 年,为了捍卫和平,为了让祖国获得长久的安定,中国人军民一心,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表现这场 " 立国之战 " 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志愿军》三部曲是第一个以全景式的呈现方式,向观众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从决策出兵到结束战争这一完整过程的电影。

70 年倏忽而过,许多亲身经历战争的人早已不在人世,对于年轻一代来说," 志愿军 " 也成为书上和耳边一个模糊的概念。电影《志愿军》希望可以通过影像的方式,致敬 " 最可爱的人 ",致敬当年为了祖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先辈。导演陈凯歌表示:" 我希望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意义,能使年轻人对那个时代有所认知,也可以让年轻人们理解、追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志愿军战士们所做出的贡献。"

场面震撼!

三场关键战斗还原真实战场

《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志愿军》三部曲首部,围绕决策出兵及入朝后第一、二次战役展开故事。其中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关键战斗,也是影片重点呈现的战斗场景。

两水洞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打响的 " 第一枪 "。1950 年 10 月 25 日,第 40 军第 118 师在两水洞地区采用 " 拦头、截尾、斩腰 " 的战法发起攻击。118 师 354 团在与师部指挥所电话线路中断的情况下,当机立断依托有利地形对敌展开进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最终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取得志愿军入朝作战首战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谋略和胆识给了美国人当头一棒,也向他们亮明了中国人誓死抵抗霸权的决心。

第二次战役中,38 军 113 师奉命攻打德川,天气寒冷,志愿军战士为了不失温,只能脱了裤子蹚过江水。刚攻下德川不久便收到军部急电,要求他们在 14 个小时内行 72.5 公里到达三所里,截断美军退路。这是一场超越极限的强行军,路上不断有人倒下,但 113 师却并未放慢脚步。最终比美军早五分钟赶到战场,战士们迅速投入战斗,带着必胜的信念成功阻拦美军。这一仗足以彰显志愿军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百折不挠的超强意志。

1950 年 11 月 30 日,38 军 112 师 335 团 1 营 3 连,受命于松骨峰阻击美军,以一个连的兵力与敌军激战了数小时。松骨峰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壮烈的战斗之一,负责阻击的 3 连近乎全员牺牲。为了还原这场战斗的残酷场面,拍摄现场最多动用了 100 多个 " 火烧人 ",8 台摄影机同时工作。饰演 3 连长戴如义的魏晨表示:" 山头上‘尸横遍野’,在现场看到这一幕,惨烈景象冲击了我的眼睛。" 相信这一场战斗也会为观众带来震撼。

大国外交!

不畏强权亮明新中国底色

抗美援朝的战斗不仅体现在朝鲜的战场之上,外交场也是一样 " 刀光剑影 "。中美在朝鲜战场生死拼杀的同时,大使衔特派代表伍修权(张颂文 饰)也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合国会议。会议上伍修权严厉控诉美方的侵略行径,并表达了中国人绝不容忍的态度,那一句铿锵有力的 " 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无不彰显中国代表团不畏惧强权、为国人发声的气魄。电影中,这一场精彩绝伦的外交舌战与战场厮杀穿插呈现,一股悲壮又振奋的情感油然而生,在所有国人心中回荡。

针对这一场戏,电影根据历史资料等比例还原了当年联合国会议现场,大到场景道具,小到人物表情动作,都力求与当年的真实情况一致。因场面大、人员多,仅联合国会议这场戏的西装就多达 700 套。唯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还原外交天团的风采。

英雄群像!

角色各有魅力直戳泪点

导演陈凯歌在创作初期就坚信:" 只有当个体命运和史实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产生非常巨大的爆炸力。" 为此,导演在开拍前与编剧将所有人物的动机和情感进行了梳理,尽力让《志愿军》每个角色都立体鲜明、感情充沛。

在塑造历史真实人物时,主创们除了还原人物那些人尽皆知的特点,还着重挖掘他们独特的情感。观众能够在影片中看到毛主席(唐国强 饰)在得知儿子上战场后那短暂的愣神;看到彭德怀(王砚辉 饰)如此豪迈刚猛的司令员和李默尹(辛柏青 饰)像朋友一样 " 拉家常 ";看到 38 军军长梁兴初(王骁 饰)虽为 " 虎将 " 却宁愿自己违纪也要保护将士生命的 " 柔情 "……

匠心创作!

从 " 大 " 到 " 小 " 不放过任何细节

导演陈凯歌曾表示《志愿军》三部曲是其从影 40 年来最艰苦的创作,全景式的故事容量对所有主创来说都是一场严苛的考验,抗美援朝战争的题材更是让人不敢松懈。为此电影花了近两年时间筹备,设计图、概念图加起来多达上万张。除去野外场景,仅剧组搭建和整理过的场景,拍摄场地总占地面积就高达 100 万平方米。除联合国场景是等比例还原外,剧组曾去丹东鸭绿江大桥测绘数据,结合史料 1:1 还原了鸭绿江大桥;甚至将 1950 年的中南海几进院落全部搭建出来,占地面积将近一万平。这些重要的场景,主创都倾力做到真实,让演员们从走进来那一刻,就能沉浸其中。

《志愿军》的道具共有十万多件,美术指导陆苇曾透露他们从二手平台买了很多 " 古董 ",因此前线战斗场景中有很多都是 40 年代或 50 年代的旧物。陆苇表示:" 旧物件本身有它的温度,虽然我们也可以做,但是如果有真的,那我们尽量就用真的。" 整个三部曲涉及到的服装共有 25000 套左右,其中有将近 50% 是志愿军的军服,每套衣服再经过七、八道步骤做旧,制造衣服在不同阶段穿过、战斗过的状态。志愿军的背包行囊也多达 1800 多套。

即便是在很细小的地方,导演陈凯歌也绝对严格。比如,吴本正(朱亚文 饰)到底应该有多少白头发?他的领带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花色?唐笙(章子怡 饰)的耳饰除了单纯的造型之外能否传递一些细腻的情感?这些问题,导演在现场亲力亲为,逐一解决。如此匠心独具完成一部电影,相信观众在观影时,能够感受到主创的诚意,体会在 70 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役中,中华儿女无畏、坚韧的峥嵘岁月。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李溪

相关标签

陈凯歌 志愿军 中国人 美国人 美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