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文 / 摄 / 视频拍摄制作
杜甫有诗: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一枚凝霜带露的梨,不仅饱含了收获的甘甜,更蕴藏着秋天的味道。
中秋至,方正县德善乡育林村梨果飘香,环绕村落的 200 亩梨园开始采摘了。记者在现场看到,乡亲们小心地从枝头上摘下果子,经过精心挑选下窖储藏。" 梨不经霜不甜,米不经霜不白。这些梨下窖可储藏几个月,具体什么时间上市,或者卖冻梨,全看行情。" 德善乡人大主席杨曦对记者说。
包村干部王喆祥站到树前开启了直播带货,每年他都是德善乡助农包销 " 冠军 ",乡亲们种的梨,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方正县育林村种梨可是有传统的,这片梨园已有百余年历史了。1918 年,爱国人士、" 方正知事 " 杨步墀亲手栽下梨树,后来开枝散叶成一大片果园,传承下来的梨园如今是方正县知名美景之一。2021 年,育林村被评为省级龙江民居试点村。
依托 " 梨文化 ",做强 " 梨经济 ",近年来,育林村走上了农旅融合之路,整村发展特色民居,梨香引来了八方客。
为了更好地破题 " 山水育林 " 这篇文章,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育林村挂牌,承接了这个乡村振兴课题。村口的一块景观石上,记录着 3 年来参与家乡建设的清华学子姓名,以及他们谋划的乡村田园休闲游发展蓝图。那块 " 我在方正,梨清华不远 " 的指路牌,指引着全村孩子的清华梦。
杨曦说:"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方向,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内涵深远。好生态只是底色,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欣欣向荣才是最终目标。金秋时节,乡亲们满怀欣喜地收获果实,完成与大自然的又一次交互。"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