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叔叔,我们来看你了,您还记得谢果仁吗?我是他的儿子。"" 记得记得!"9 月 29 日,中秋佳节当晚,六盘水市民王宗银老人的家中迎来了几位时隔二十年再见的 " 亲人 "。一声 " 王叔叔 " 背后,道出了王宗银老人与谢果仁老人之间几十年的战友情。
" 三线建设 " 时期,五湖四海的 " 三线建设 " 者们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贵州支援 " 三线建设 ",来自四川的王宗银老人和广西的谢果仁老人其中之一。1966 年,两位老人也分别从其他铁路部门调到六盘水支援 " 三线建设 ",并因此结缘。
" 我父亲之前在六盘水工务段罗盘地工区工作的时候,王叔叔是他的班长,但因为之前是干财务的,所以刚来的时候工作有些不熟悉,但作为班长的王叔叔,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上,都像照顾自己亲兄长一样照顾他,照顾每一个同志。有一次,我父亲从轨道汽车摔下重伤,也是王叔叔及时请来名医敷药才没落下残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这样的恩情是很难得的,后来我父亲虽然调到财务室去工作了,但一直记得王叔叔对他的这份恩情。" 谢果仁的儿子谢先生说,父亲退休回到广西以后,也常常跟子女说起这件事,让他们也要记得王宗银老人的这份恩情。
二十年前,谢果仁也曾回到六盘水看望王宗银老人。但遗憾的是,在十二年前,当时已经 89 岁的谢果仁老人离世,两家人也就此失联,临走之前,谢果仁老人还再三叮嘱子女一定要替他来看望王宗银老人,不要忘记这份恩情。
今年 9 月 22 日,记者接到六盘水市民方俊的委托,希望能帮助寻找王宗银老人,让谢果仁的家人能来到六盘水探望,完成他生前的愿望。
接到委托后,记者根据谢先生提供的相关信息,先联系了六盘水车务段有关负责人,了解到当年的六盘水工务段已改名为工电段,后在六盘水车务段有关负责人的搭线下,联系到六盘水工电段的相关负责人,几经周折,最终查询到王宗银老人的儿子王黔的联系方式,成功帮助两家人重新获得联系。
得知王宗银老人还健在,谢先生也十分开心,并表示会尽快来六盘水看望他。
9 月 29 日,中秋佳节这天,谢先生带着家人一起从广西南宁到贵州荔波转乘高铁来六盘水,于当晚八点,终于来到王宗银老人的家中看望他。
一见面,已经 93 岁高龄的王宗银老人看到熟悉的人来看望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听着谢先生说起了谢果仁的名字,王宗银老人紧紧握着谢先生的双手,连声说着 " 记得记得,那时候,谢果仁有文化,经常帮我解决写文章做报表的事。我们两个文武搭档,珠联璧合 ……"。
尽管两家人已经许多年未见,但再次相见,依然像亲人一般,不曾疏远。两家人围坐在一起,述说起那些艰苦岁月曾经历的点点滴滴,那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也见证了谢果仁老人曾在六盘水奋斗过的时光。
" 那时候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也常常听到父亲说起王叔叔对他的照顾,老人家非常善良。" 谢先生说,如今他也有七十三岁,自己的子女也都是中年人了,在各个地方工作。但王宗银老人对其父的恩情却影响着他们一家人,他也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记得老人的这份恩情,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以后只要有时间,他们争取每年来看望老人一次。
谢先生还表示,他们这次来六盘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看望王宗银老人,完成父亲的遗愿,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将重走以前父亲工作过、生活过的地方,重温童年的旧时光。
李梦秋
编辑 段筠 /编审 黄聪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