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国庆假期来了,有多少人已经兴奋不已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祝福伟大祖国的同时,大家是不是都约好了一起穿梭在各地的旅游景区。黑龙江消防救援总队提醒:景区往往人员密集,出游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发生过的多起景区险情为我们敲响安全警钟。
中秋、国庆 8 天小长假是旅游的高峰时期,全国各旅游景区都是人山人海,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那么,到旅游景区游玩时我们该如何预防火灾?
1.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景区内禁止吸烟,防止乱扔烟头引发火灾。
2. 注意景区警示牌要求,严禁在景区林地生活野炊、燃放烟花爆竹。
3. 教育儿童不要随意乱动景区内电气设备、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
4. 景区车辆要按照规定停放,必须保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5. 进入景区,需要留意疏散通道和消防基础设施的摆放位置。
6. 景区管理要加强防火巡逻,特别是山林景区,严禁火种进山,严禁野外火源。
7. 景区要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一旦发生火灾,能在火灾初期阶段进行控制,防止小火酿成大灾。
8. 喜欢游玩的游客,应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尽量结伴而行。
9. 遇到火灾及时拨打 119 报警电话,科学逃生,不要慌乱。
同时," 十一 " 假期景色正好,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但如果不注重安全,旅途很有可能变成 " 囧途 "" 险途 "!在此," 蓝朋友 " 提醒:
外出旅游前,一点要仔细检查家中的火灾隐患,检查液化气、天然气的阀门是否关严;检查室内各种电源插头是否拔下,最好拉闸停电;检查室内易燃物是否清扫干净,检查无误后,方可锁好门窗,外出度假。
外出旅游时,不要携带汽油、柴油、酒精、可燃气体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在景区和禁烟场所吸烟或使用明火;在山区、水域或自然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游玩时,要关注天气变化,规避安全风险,做好自身防护。
在公共场所购物休闲时,要注意查看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消防通道,以便在起火后迅速逃生。
搭乘交通工具,不携带危险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上车注意检查逃生门、安全锤、灭火器所在的位置;汽车加油时切记不要抽烟、拨打电话等;不在飞机升降期间使用移动电话等相关电子产品;乘坐轮船发生险情时,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正确逃生自救。
入住酒店时,要注意熟悉酒店的住宿指南,留心周围消防设施,看懂安全通道提示,掌握应急疏散指示牌,知道消防通道以及紧急出口的位置。不在床上吸烟,不要将衣物搭放在台灯上。听到火警铃响,由紧急出口迅速离开,不要搭乘电梯。
不要违规改装电动车,不得将电动车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路或在室内为电动车充电。
节日期间,用电时应注意将大功率电气设备错时使用,经常性检修家用电气线路,避免长时间 " 带病工作 "。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