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天的中秋国庆假期落下帷幕。在这个超级黄金周,居民出行热情高涨,8.26 亿人次出游,旅游收入 7534.3 亿元,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
图为重庆千年古镇磁器口游人如织。中新网记者 周毅 摄
8.26 亿人次出游,花了 7534.3 亿元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 8 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 8.26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71.3%,按可比口径较 2019 年增长 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7534.3 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129.5%,按可比口径较 2019 年增长 1.5%。
事实上,假期一开始,各地景区相继启动 " 人从众 " 模式,上海外滩放眼全是人,游客挤到水泄不通,一眼望不到头。南京夫子庙进去 5 分钟被人流量劝退。网友说 " 爬长城一点都不累,因为三分钟只要走两步 "。
有人调侃 " 本想错峰出行,结果预判了他人的预判 "" 进景区前是人山人海,进去后是人海人山 ",更多人则是对生活恢复常态后的从容," 这才是国泰民安和人间烟火该有的样子吧 "。
各大在线旅行平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个假期旅游的火爆。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 " 十一 " 期间,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近五成,9 月 29 日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创下历史新高。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 2 倍。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平台酒店预订量超过 " 五一 " 假期,创下今年以来的单日峰值。机票、火车票、景区预订量均创下近 5 年同期的新高。
携程数据显示," 十一 " 期间,国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 2 倍。机票、酒店、门票、民宿、租车、邮轮等旗下业务也大幅增长。其中,门票、民宿订单均同比增长超 2 倍,邮轮订单同比增长超 6 倍。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2023 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相连,形成了调休后的 8 天超长假期,加上杭州亚运会和政策效应的叠加影响,形成了有统计记录以来热度最高的假日旅游市场。
游客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 前半程团圆、后半程旅游 ",长线游火热
中秋遇上国庆," 前半程团圆、后半程旅游 " 特征较为明显,群众假日出游意愿得到集中释放,中远程旅游实现较高增长。
戴斌指出,假日期间,国内游客出游半径 189.5 公里,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假日同日增长 59.6%;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 17.9 公里,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假日同期增长 86.0%。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高速公路累计总流量达到 4.87 亿辆次。公路出行凸显 " 自驾游,行程长 " 特征,假期公路出行半径以 500 至 800 公里中长距离为主,旅游流和探亲流高度叠加、中长途和短途出行相互交织,高速公路单日最高流量与日均流量均创新高,全国公路网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携程数据显示," 十一 " 假期,跨省游订单占比达 51%,同比去年增长 2 倍多;3 天以上的团占跟团游总量一半,同比去年增长超 4 倍;长途游订单占比 39%,同比去年增长超 2 倍。
新疆、云南等距离较远的边疆地区,成为游客出游的热点区域。" 十一 " 期间,新疆、云南方向跟团游订单同比增长近 2 倍。
吴桥杂技表演。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小众目的地热度高
假日经济既有热门城市、头部景区、网红街区的 " 人从众 ",也有反向旅游、平替旅游、治愈旅游的 "45 度躺平 ";既有特种兵、集章、打卡旅游,也有欣赏近处美丽风景、体验日常美好生活的本地度假。
避开人潮前往小众目的地旅游,成为众多年轻游客的选择。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3 年中秋国庆假期,旅游热度涨幅最高的小众目的地分别为阿拉善、阿坝、双河、防城港、伊春、潮州、中卫、甘南、林芝和白山。
三五好友一起去陌生的小城享受当地价廉物美的酒店和餐饮,再去附近景点走走,既满足了旅游愿望,花销也不会太高。携程数据显示,淄博、延边、防城港、酒泉、南阳、广元、承德、伊春、曲阜、乌兰察布等国内小众旅游目的地预订量同比增长超 10 倍。
业内人士表示,越来越多 " 小地方 "、" 小众目的地 " 开始走红,其背后是人们对避开 " 人从众 " 的渴望,以及旅游产品差异化、精细化,触发游客出游的动机越来越小、越来越多元化。
出境游有望加速复苏
在长达 8 天的中秋国庆假期里,出境游市场也迎来了重要复苏节点。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出境游酒店、机票预订量均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
中秋国庆期间最热门的出境游目的地分别为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和埃及。此外,欧洲、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等长线出境游目的地热度也出现快速增长。
携程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 8 倍。从机票预订数据来看,90 后群体仍是出境旅客中的 " 主力军 ",占比近三成;00 后增速最快,占比已和 80 后相当,达到 2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业内人士预期,利好政策将进一步加快国内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内旅游加快复苏后,随着国际航班恢复和签证政策优化,中国游客消费热情将向出境游延伸,中国也将吸引越来越多国际游客来华。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