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陕西 2023-10-08
【镐京笔记】山西国资巨头的“尴尬”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发山西。

2022 年底,山煤国际(600546.SH)19 亿元(1.00111 元 / 股)增资山西银行,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占比 7.33%;而数日前,山东某公司持有的山西银行约 3885.62 万股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拍卖,1 元 1 股,结果却无人出价。

前后联系起来,显得山煤国际有些尴尬。

但仔细想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重大投资决策真的就如此 " 尴尬 " 吗?

也未必。

实际上,去年底的投资公告中,山煤国际就曾直言:" 公司在本次投资后,存在较长时间不能获得股权分红收益、资本增值收益的风险。"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这是玩的哪一出?

01

19 亿投资估值偏高

在山西,带 " 煤 " 的上市公司,实力都不弱。

山煤国际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12 月,注册资本 19.82 亿元,位居 2023 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 500 强第 282 位。

2022 年 12 月底,在山西银行增资扩股过程中,山煤国际以 1.00111 元 / 股的价格认购了 19 亿元的股份。

仅仅 10 个月后,青岛一公司持有的山西银行 3885.62 万股股权遭流拍,拍卖价为每股 1 元。

不到一年时间,几乎一样的价格,同一家公司股份却从大笔扩股到无人问津。

是当时的买家给的太高,还是现在的投资者不识货?

就当时公布的数据看,投资前,山西银行净资产为 200 亿元,对应 240 亿股本,净资产为 0.83 元每股,1 元的交易价,相当于 1.2 倍 PB。

而银行股破净,已经成为行业常态——目前 A 股仅有宁波银行没有破净,估值也只有 1.06 倍;估值最低的民生银行按市净率估值只有 0.32 倍,也就是说相比于民生银行来看估值水平几乎是其 4 倍。

因此当时这个交易估值不低。

再回看当时的公告,镐京笔记(ID:Haojing_2023)发现山煤国际当时给出参与增资的理由比较突显政策性。表述如下:

" 为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加强产业和金融的资源整合、资金融通和资本运作,形成内在互利机制,实现互助共赢 "。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该次增资扩股之前,山西省财政厅为山西银行实际控制人,持股 153 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 63.76%。

事实上,当时山西银行的情况并不是太好。

相关公告显示:" 山西银行 2021 年末拨备前净利润 9.76 亿元 ……2021 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55.58 亿元,导致 2021 年亏损 46.73 亿元。"

此外,该公告直言:" 公司在本次投资后,存在较长时间不能获得股权分红收益、资本增值收益的风险。"

当时,煤炭行业非常赚钱。

2022 年,山煤国际的扣非净利润达到惊人的 71.88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煤炭生产毛利更高达 73.48%。

因此,山煤国际拿出 19 亿巨资,进行跨界巨额投资一家可能在长期没办法分红的公司,当时就引发了很多投资者质疑。

毕竟,山煤国际不仅作为一家山西省属国企,还是一家上市公司。

02

流拍背后的山东首富

山西银行股份的流拍,发生在 10 月 5 日到 10 月 6 日之间。

拍卖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进行,所属股份为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交易中心)持有,约 3885.62 万股股权,起拍价 3885.62 万元,1 元 1 股,结果却无人出价,最终流拍。

公开信息显示,青岛交易中心成立于 2010 年,是以煤炭、焦炭交易为核心,涵盖山东省内能源、化工、农业等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中融新大集团旗下二级子公司,实控人为王清涛——前山东省首富。

青岛交易中心持有山西银行 0.79% 的股份,为其前十大股东。

而此次法拍,缘于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和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债务纠纷—— 2016 年,中融新大将持有的晋城银行(后并入山西银行)的股份质押给广东粤财信托。

然而,自 2018 年 7 月中融新大旗下债券闪崩后,债务危机蔓延,公司破产重整,旗下资产陆续被拍卖。

如今,王清涛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同时,镐京笔记也注意到,青岛交易中心官网已无法正常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该公司持有的山西银行股份第一次被法拍。

企查查信息显示,早在 2022 年 11 月 26 日,青岛交易中心持有山西银行 1.5 亿股份在被拍卖时,同样出现了流拍情况,同样为 1 元 1 股。

也就是说,在山煤国际 19 亿投资山西银行前,几乎相同的价格就已经出现了一次流拍。

03

国企与上市公司的身份冲突?

事实上,山煤国际投资山西银行,熟悉国内区域经济的人都不难理解其原由 :一为省属金融企业,一为山西重要煤炭国有企业

资料显示,山西银行成立于 2021 年 4 月,是以原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为基础,通过新设合并方式设立的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

如前所述,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成立当年,山西银行营业收入 27.05 亿元,净利润为亏损 46.73 亿元。

据媒体报道,而 2022 年底的增资扩股,正源于山西银行当时资本金告急。

而该轮增资扩股的规模达到 58 亿元。其中出资 19 亿元的山煤国际,无疑是重要力量——增值后即成为第二大股东。

作为山西第五大上市企业,当年净利润超 70 亿元,山煤国际似乎 " 责无旁贷 "。

只是,这笔投资对于山煤国际上市公司的身份却有不妥之处。

相关公告发布后,就有网友留言质问:投资净资产收益率超过煤炭业务?……若是扶贫,请公司不要拿我这小股东的钱,请控股股东出资,可否?

作为国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责无旁贷;但作为上市公司,又必须对每个股东的利益负责。

事实上,该问题并不难解决。

一如上述网友所言,对于一笔看不到明显收益的投资,完全可以由上市公司分红后,由其控股股东出资来执行。

如此,即不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东利益,也可以完成其对地方经济的责任。

图 / 山西银行官微、企查查、山煤国际官微

来源 / 镐京笔记

相关标签

民生银行 山西 上市公司 山东 a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