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长假过后,冷空气带来明显降温。10 月 7 日,江苏气象官宣 13 市已全员入秋。10 月 8 日起迈入 " 寒露 ",此时节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需要及时添衣保暖。另外,此时节少雨干燥,秋高气爽常在。伴随着雨歇,8 日起全省天气逐渐转好,主打多云,最高温也有所回升,再次回归 "2" 字头,但早晚寒凉明显。
图据 @江苏气象
天气今起转好,最高温回归 "2" 字头
一个国庆长假过后,迎接大家开工的是降雨和凉飕飕的气温。7 日凌晨起,一场秋雨如约而至,随着系统南压,南京北部率先迎来小雨,白天大部分地区都被厚厚的层状云降水笼罩,细雨如丝,下个不停,同时气温低迷,降水地区不足 17 ℃,体感阴冷。7 日白天沿淮及以南大部分地区阴有小雨,气温也比较低迷,下午除淮北部分地区,全省大部分地区仅有 15~17 ℃,颇有 " 一场秋雨一场寒 " 的味道了。
不过,未来三天天气逐渐转好,8-9 日白天气温有所回升,最高温回归 "2" 字头,但早晚气温大多在 15 ℃以下,寒意明显。
具体来看,10 月 7 日 20 时至 10 月 8 日 20 时,淮河以南地区阴有小雨并渐止,其他地区阴转多云。最高温度:全省 22~23 ℃;最低温度:沿淮和淮北地区 11 ℃左右,东南部地区 15~16 ℃,其他地区 13 ℃左右。全省偏北风,风力:东南部地区 4 级阵风 5~6 级,其他地区 3~4 级。10 月 8 日 20 时至 10 月 9 日 20 时,全省多云。最高温度:全省 23~24 ℃;最低温度:东南部地区 15~16 ℃,其他地区 14 ℃左右。全省偏北风 4 级左右。10 月 9 日 20 时至 10 月 10 日 20 时,全省多云。最高温度:全省 22~23 ℃;最低温度:淮北北部地区 11 ℃左右,东南部地区 15 ℃左右,其他地区 13~14 ℃。全省偏北风 4 级左右。
未来三天,南京以云系变化为主,预计不会有系统性降水。气温方面,虽然最高气温略微回升至 23 ℃左右,但是早晨最低气温仍只有 14 ℃左右,昼夜温差明显,近期请注意增添衣物。
夏秋转换完成,江苏全员入秋完毕
在多次冷暖空气拉锯战中,气温节节下降,秋天终于全面到来。据江苏气象统计,截至 10 月 2 日,江苏 13 市集体入秋完毕,终于和夏天彻底说再见,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已经全面到来。
在气象上,秋季的划分标准是满足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 22 ℃且大于或等于 10 ℃。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 5 天小于 22 ℃,则以其所对应的常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 22 ℃的日期就是秋季的起始日。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江苏 13 座城市中,有 9 座城市在 9 月下旬入秋,大多扎堆在 9 月 30 日;还有 4 座城市于 10 月入秋,主要集中在 10 月 1 日和 2 日。最早入秋的是连云港和宿迁,均于 9 月 21 日进入秋天;最晚的是无锡、苏州,均在 10 月 2 日正式入秋。总体来看,大部分城市入秋时间较常年偏晚一些。
寒意袭来,属于秋天的新衣服、桂花、糖炒栗子、枫叶、火锅,都在向你招手。另外,粉黛乱子草迎来盛花期,一株株粉黛花穗随风摇曳,泛起层层的粉色波浪,小伙伴近期也可以抽空去打卡。
" 寒露 " 到:昼暖夜凉,秋高气爽
10 月 8 日迎来 " 寒露 " 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7 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 5 个节气。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 " 寒露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
如果说白露是由炎热向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则是由凉爽向寒冷的过渡。此时节,露水盈盈,寒气渐重,随着最后一批鸿雁南飞,冬天的脚步开始隐隐走来。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
寒露前后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俗话说,"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秋季气温下降较快,若不及时添加衣服,很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感染各类疾病。另外,进入秋天,虽有 " 春捂秋冻 " 的说法,但秋冻不等于盲目挨冻,也不适合所有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一般老人和小孩抵抗力较差,不宜秋冻;有心脑血管、骨关节、胃肠道、呼吸系统等疾病的人群也不适合秋冻,容易给身体增加负担。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8 日)多云 东北风 3 到 4 级 13~22 ℃
明天(9 日) 多云 偏北风 4 级左右 14~24 ℃
后天(10 日) 多云 偏北风 3 到 4 级 13~23 ℃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红艳 / 文 赵杰 / 摄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