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机器人频频亮相杭州亚运会
科技感拉满!
赛场上
一只只可爱的 " 机器狗 "
表演舞蹈、运输铁饼
" 机器狗 " 让杭州亚运会
比赛更安全
观赛更有趣
亚运会上
中国机器人 " 小试身手 "
10 月 4 日
杭州亚运会 " 智能亚运 " 主题新闻发布会
在杭州主媒体中心举行
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
新闻发言人张鸽介绍
本届亚运会大量使用机器人
服务公共表演、体育训练
安全保障、教育娱乐等领域
场馆内
智能服务机器人
当起了 " 导游 "
在亚运村
运动员可以和机器人打乒乓球
听机器人演奏钢琴
在物流中心
巡防机器人、外骨骼穿戴设备等
智能化设备
保障着物资精准高效流通
科技塑造亚运
亚运展现未来
据统计,2022 年中国机器人
产业营业收入超过 1700 亿元
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同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
占全球比重超过 50%
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
《" 十四五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
力争到 2025 年
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
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 17 部门联合印发
《" 机器人 +"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
到 2025 年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 2020 年实现翻番
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
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再次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 " 加速键 "
中国机器人
正在全面总动员!
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你见过吗?
在辽宁省沈阳市的
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的生产车间内
" 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该公司不仅有着数量庞大的
工业机器人 " 员工 "
还有着品类众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
覆盖了工业制造领域众多工艺环节
不仅在国内取得良好销量
还大量出口
制造车间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时代
工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
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在应用上," 机器人 + 行业应用 "
的场景不断深化
已覆盖 65 个行业大类
206 个行业中类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达到
每万名工人 392 台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行业
无论是民生领域还是重大工程
都有机器人大显身手
在制造上,中国连续多年
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多的国家
2023 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
产量达到 22.2 万套
同比增长 5.4%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
我国机器人领域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达 273 家
10 家机器人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不仅越来越多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品牌
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
我国机器人产业 " 生态 " 也日益完善
在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领域
涌现出不少 " 优秀选手 "
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
就拿机器人的 " 关节 " 部位——
精密减速机来说
别看它小
成本却很高
制造起来极其复杂
此前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近年来,不少国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
联手进行产学研合作
实现了精密减速机等
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
做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工业机器人中的 " 新秀 "
协作机器人也在不断发展
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
负载大、格式化
通常需要在 " 安全笼 " 中工作
协作机器人更为灵活和安全
可以配合人一起工作
更加 " 智能化 " 的协作机器人
将为中国高端智能制造再助一臂之力
协作机器人
" 机器人 +" 应用场景日趋多元化
未来已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
" 机器人 +" 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化
今年年初印发的
《" 机器人 +"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提出了十大应用场景
包括经济领域的制造业、农业
建筑、能源、商贸物流等五大应用场景
以及社会民生领域的医疗健康
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
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等五大应用场景
在农业领域
机器人同样大有可为
采摘机器人是果园里的一把好身手
机械臂能够准确获取果实位置
将果实轻松摘下
还可以实现采果、纳果
储果全程自动化采收
软件工程师正在调试智慧葡萄采摘机器人
而机器人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应用
更是让人充满期待
比如,实施方案提出
在养老服务方面
研制残障辅助、助浴
二便护理、康复训练
家务、情感陪护
娱乐休闲、安防监控
等助老助残机器人产品
在商业社区服务方面
研制餐饮、配送
迎宾、导览、咨询
清洁、代步等商用机器人
以及烹饪、清洗、监护
陪伴等家用机器人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 23 届工博会上
一家本土机器人品牌
带来了基于自适应机器人产品的
智能理疗解决方案
这款产品不仅可以模拟人手
对人体软组织进行压揉式的物理放松与治疗
而且可以高精度控制力度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理疗服务
机器人理疗
你想试一试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
快捷充电成为一种刚需
目前,一款新能源车充电机器人
已经在一些充电站 " 上岗 "
在感应到汽车停好后
充电机器人就会自动过来
取下充电枪
插入汽车充电接口
通过准确识别规划路径
机器人可以完成电动汽车插拔充电全过程
机器人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不是科幻情节
而是正在进行时
机器人总动员
魅力无限!
今年 8 月,在 2023 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
机器人 " 李白 " 和 " 杜甫 " 表演对诗
才思敏捷、表情生动
不仅有 " 诗人 "
功能各异的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
让人大开眼界
比如会咖啡拉花的 " 咖啡师 "
能精准感知并传递物品的
触觉感知机器人
听从主人指令开冰箱拿饮料的
熊猫机器人等等
眼下," 头脑 " 聪明
" 四肢 " 灵活的人形机器人
正成为机器人领域
最具未来感的新赛道
人形机器人的开发
是综合软硬件能力融合通用人工智能
感知与控制、仿真等
多种前沿技术的系统性工程
人形机器人爆火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重要催化剂
将大模型接入人形机器人
智能多模态交互系统后
能明显提升机器人
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自主决策能力
相当于对机器人 " 大脑 " 进行了升级
专家表示,通用人工智能需要
依托实体与物理世界交互
从而完成各种任务
而人形机器人就是最佳实体
人形机器人与通用人工智能
相向而行、融合发展
以两者为代表的新技术
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
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
到 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
将达千亿元规模
目前,国内一批企业
已经开始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
然而也要看到
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
仍有很大探索空间
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
我国正在加紧布局
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
占得先机并行稳致远
目前,我国已创建了机器人智能传感器
智能语音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组织揭榜挂帅攻关
推进关键软硬件的适配
面向未来,工信部还表示
将推动出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以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为引擎
用好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基础
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能力
并推动重点行业应用落地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也纷纷出台支持举措
中国机器人产业
作为蓬勃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核心技术不断创新
高端制造加速发展
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不仅有力支撑着各行各业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也助力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生活
这样的机器人总动员
魅力无限!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辑 陈亚 / 审核 鲜晓荻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