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学帮 2023-10-09
添衣保暖的同时,一起学习这些知识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今天,我们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

登高、赏菊花、吃花糕 ......

寒露习俗知多少?

一起来看看!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等到寒露时,鸿雁南迁已近尾声。这些晚归的鸿雁姗姗来迟,三三两两,不紧不慢,像三请而后至的客人,派头十足。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蛤蜊贝壳的形状和条纹色彩与鸟雀差不多,令人眼花缭乱,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 寒露百花凋 ",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时盛开。" 满城尽带黄金甲 ",写的便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寒露诗词

池 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水龙吟 · 露寒烟冷蒹葭老

【宋】苏轼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咏廿四气诗 · 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晚次宿预馆

【唐】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寒露民俗

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民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民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民俗。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 " 辞青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 " 高 " 与 " 糕 " 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 " 重阳花糕 ",寓意 " 步步高升 "。

吃螃蟹

寒露的一大民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曰:" 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 民间也有 " 九雌十雄 " 的谚语,在江浙一带一直有寒露吃母蟹的风俗,因为此时的母蟹黄膏丰腴,吃起来比公蟹更加鲜美。

赏菊花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

寒露养生

足部保暖

常言道:" 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 " 寒从足生 "。

灸脐养秋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 1 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

补充润肺食材

秋冬季节气候比较干燥,一不注意,肺、呼吸道等比较容易受到伤害,轻则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等,重则会诱发一些呼吸道疾病,可以吃些润肺的食材,例如:秋梨、蜂蜜、百合、芝麻等润秋燥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的食物。

寒露已至,温暖犹在!

愿你内心充盈着暖意,

奔向美好又明亮的远方!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 陈亚 / 审核 鲜晓荻 / 签发 崔林林

相关标签

风云 杜甫 冷空气 衡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