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希望通过锻炼强健体魄、保持身材,却往往难以坚持下去。
近日,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推荐了一种简单易操作、却可以将心血管病风险降低 20% 的方法——每天爬 5 层(约 50 级台阶)以上楼梯。
爬楼梯非常适合居家锻炼,如何爬获益大且不伤膝?《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 " LT0385 " 即可关注)结合研究及专家观点,告诉你爬楼梯的科学方式。
受访专家
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 朱为模
新研究点赞「爬楼梯」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血管会逐渐硬化,弹性降低,并可能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梗死等。如何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呢?
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 458860 名、平均年龄 56 岁的参与者,通过问卷收集了他们爬楼梯和生活方式相关的信息。
结果显示,爬楼梯的强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 呈 U 形关系 "。
1、每天爬楼梯超过 5 层(>50 级台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降低 20% 左右有关。
2、单日爬楼梯总量超过 20 层后,其益处逐渐减弱。
3、具体来看,与不爬楼梯的人相比,每天爬楼层总量达到 1~5 层、6~10 层、11~15 层、16~20 层、≥ 21 层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降低了 3%、16%、22%、23%、19%。
总之,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省时、有效的心脏病预防方式,即每天至少爬 5 层楼。
爬楼梯,好处一箩筐
爬楼梯,也被称为 " 垂直运动 ",因肌肉被迫抵抗地球引力,以垂直模式移动而得名。它无需任何设备,不受天气影响,十分适合居家锻炼。
运动医学专家表示,爬楼梯不仅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还有以下好处。
加强肌肉
爬楼梯迫使腿部肌肉必须不断抵抗引力抬起身体,能很好地锻炼到多个肌肉群,包括股四头肌、臀肌和小腿肌肉。
改善代谢
爬楼梯有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加体内 " 好胆固醇 " 数量,起到降血压、促进心脏健康的作用。
每天爬楼梯 20 分钟,可降低患糖尿病、头痛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风险。
帮助减肥
爬楼梯 1 小时大约燃烧 1000 大卡,体重较重者燃烧得更多。有研究发现,爬楼梯时燃烧的脂肪是跑步的 2 倍,是步行的 3 倍。
改善平衡
爬楼梯时,脚、脚踝和小腿肌肉必须保持稳定来维持平衡,利于改善平衡力。
健脑,调节情绪
爬楼梯可让肾上腺素飙升,并刺激多种 " 快乐荷尔蒙 " 的产生。有研究发现,爬楼训练能有效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的思考能力。
你适合爬楼梯锻炼吗?
很多人担心爬楼梯会不会伤关节?通过爬楼梯减肥合适吗?这几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
01
年 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健表示,30 岁以前,软骨弹性较好,爬楼梯可以锻炼膝盖周围的肌肉力量,增加整个缓冲体系的承受负荷强度,有利于膝盖健康。30 岁以后则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减量。
02
体 重
1、年纪轻、体重较轻:膝关节稳定性较好、又希望保持比较好的心肺耐力,或者希望维持正常体重,可以每天爬爬楼梯。
2、年纪轻、体重较重:如果没有膝关节损伤病史,生活中爬爬楼梯还是可以的。但不建议刻意通过爬楼梯的方式进行减肥或心肺耐力训练。
3、体重严重超标:不适合爬楼梯。
怎么爬获益大且不伤膝?
爬楼梯好处多,但操作不当也有风险,怎么爬获益大且损伤小呢?
1
循序渐进地加量
如果想抽出时间专门通过爬楼梯健身,刚开始爬时,从每周 3 次、每次 10 分钟开始,随着体力增加,慢慢达到一次 20~30 分钟,不要超过 1 小时。
每次训练之间一定要休息,保证心肺系统和肌肉有时间恢复。
2
先热热身
每次爬楼梯前,先热身 5 分钟,可以进行原地高抬腿、快走、慢跑、波比跳等。
训练完后别忘了做整理活动,尤其是对腿部和臀部的肌肉进行静态拉伸,如弓步蹲等。
3
保持正确的姿势
将整个脚平放在台阶上,不要用前脚掌攀爬,避免膝盖内扣和外八,以免加重膝盖和小腿肌肉负担。身体素质欠佳者,可以扶着楼梯栏杆爬。
上台阶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以免让膝关节过度承重。
避免膝盖内扣,有助膝关节在正常状态下发力。
挺直身体上台阶,避免将身体重量过度压在前侧腿上。
全脚掌着地,下楼梯时前脚的落地顺序为脚尖—脚掌—脚跟,可以减轻后腿过度受力。
4
分组进行,控制节奏
将爬楼运动分组进行,一开始先来一段步行上下楼。在第二组上下楼中,注意摆臂和提速。
身体健康的人刚开始进行爬楼梯训练时,应一步一个台阶,然后慢慢过渡到一步两个台阶,让腿部和臀部肌肉得到更大强度锻炼,燃烧更多脂肪;也可以单步双步混合进行。但平衡能力不佳、膝盖有问题的人,要量力而行。
日常生活中,不妨用爬楼梯替代坐电梯,未必需要刻意抽出时间进行爬楼梯训练,碎片化运动同样能收获一系列好处。
来源 / 生命时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