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0-12
【要闻】事关酒驾!最新国家标准发布!明年3月起实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醉驾入刑 " 以来

"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

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 - 气相色谱检验方法》(GA/T 1073-2013)等标准发布实施以来,为机动车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9)在进一步丰富优化该项行业标准检测分析方法、细化完善有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国家标准,将进一步支撑法律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落地实施,为各类鉴定机构开展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技术工作提供标准方法。同时,该国家标准可适用于五种醇类物质及丙酮的中毒、死亡检验、医疗急救检验、科学研究等其他更为广泛的场景。

该标准将于

2024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聚会喝到 " 断片 "?

看完下面的文章后

我再也不敢劝酒了!

俗话说

" 无酒不成席 "

与亲朋好友相聚

难免要多喝几杯

很多人在醉酒后

小到头晕呕吐

大到不省人事

有的甚至还会出现 " 断片儿 "

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图源:网络

喝酒导致 " 断片 " 的危害有多大?

郑州人民医院专家介绍

很多人都会出现这个喝酒喝断片的现象

但是如果大家觉得

好像喝酒喝断片对我们的身体影响不大

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当我们喝酒的时候

酒精会伴随酒进入人体刺激大脑

关闭大脑中的抑制功能

从而出现酒后 " 载歌载舞 " 的现象

当我们不断的摄入酒精

达到大脑无法承受的程度

就会刺激大脑呈现出一种休眠的状态

没有办法正常工作

发生的事情就无法产生记忆

从而导致断片的现象

这就是大脑受到损伤的表现

喝了酒后

一个小时内

80% 到 90%的酒精被胃和小肠吸收

然后进入肝脏进行代谢

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被排泄掉

但人体对酒精的代谢是个逐步的过程

喝得越多

需要的时间越长

而且过量饮酒还会引起

急性的胃黏膜损伤导致出血

如有溃疡者也易诱发出血

此外醉酒后的剧烈呕吐动作

可引起贲门黏膜撕裂

从而出现以呕吐鲜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上消化道出血

喝酒有哪些危害?

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 Ι 类致癌物质。

短期大量饮酒可导致严重后果,比如酒精中毒抑制脑部呼吸中枢、窒息、诱发心脏病、胰腺炎、低血糖等情况,甚至是死亡。

长期过量饮酒对身体各个系统都会产生影响。

消化系统:因为饮酒是直接进入胃肠道,酒精会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刺激,酗酒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急慢性胃炎、胰腺炎、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循环系统:酗酒导致心肌病诱发心力衰竭。

内分泌系统:酗酒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风险。

呼吸系统:酗酒可以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误吸,导致肺炎等。

神经系统:酗酒导致韦尼克脑病,可导致反应迟钝,定向障碍等。

同样,酗酒也可影响泌尿生殖系统等各个脏器。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温馨提醒

切勿空腹喝酒

喝酒前,记得先吃点东西或者喝点酸奶,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部对酒精吸收的速度;胃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酒精会直接刺激、侵蚀胃黏膜与肌层,破坏胃酸,抑制胃肠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减缓胃肠蠕动。所以喝酒前一定要先吃点食物。

适量饮酒、不拼酒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饮酒,不要因为一时的逞强,给身体带来不可挽救的伤害。

大家在聚会饮酒时切记贪杯,也不要一味地对他人进行劝酒、不要拼酒,避免 " 喝出来 " 的官司和法律责任。

不要酒驾

风里雨里,警察叔叔在各大路口等你。喝酒后记得找代驾,对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负责。

酒在生活中,

虽然是助兴品,

但是不能助过头了

不要因为喝酒误事

来源 / 河南疾控

相关标签

酒精 科学研究 生物 医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