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 第 132 场活动,将于 10 月 13 日走进江苏扬州。本场讲坛邀请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主编刘曙光作题为《大运河文化的建构与传承》的演讲。
刘曙光一直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他曾在洛阳市冢头村插队,这里正是北魏宣武帝景陵所在地,他也因此走访了众多考古遗址。1977 年,他以插队知青的身份报考大学,著名考古学家蒋若是先生建议他报考考古专业。" 钻研考古既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对年轻人而言极具吸引力。于是,我将考古专业作为了第一志愿。" 最终,刘曙光以优异成绩被郑州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录取,从此与考古结缘。
2010 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进行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划,时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的刘曙光见证并参与了大运河申遗的全过程,其间不仅阅读了大量与大运河相关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也参与了大运河申遗工作的考察。历经 8 年的漫长申遗之路,2014 年 6 月 22 日,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面对后申遗时代,如何让创新继续谱写传奇大运河的新篇章这一新的时代命题,刘曙光还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2022 年 11 月,首部大运河题材画传《大运河画传》出版。作为该书的执行主编,刘曙光以科学、生动、有趣的方式串联起大运河 2500 年的生命历程,推动大运河以鲜活的生命姿态走进时代、走近读者,扩大大运河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
本场活动是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 文化传承发展系列宣讲的第五讲,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协办。欢迎广大读者、网友参与互动,访问专题页 http://topics.gmw.cn/bcjt/。
光明网记者 刘冰雅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谢静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