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邮轩 姜轩 记者 顾潇)眼下水稻已经陆续成熟,进入了开镰收割的高峰。在扬州高邮、江都等地,一片片高大的 " 巨型稻 " 也迎来了丰收。虽然今年扬州首次试种 2 米多高的 " 巨型稻 ",但最高亩产达到了近 2000 斤。
△ 村民们收割巨型稻 通讯员供图
近日,江苏省劳动模范、扬州高邮界首镇连标生态园创办人曹连标非常开心,他首次试种的 3 亩巨型水稻喜获丰收。" 亩产将近 2000 斤,产量比一般水稻要高出近 500 斤。" 曹连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种新品种水稻秸秆最高达 2.2 米,穗长 30 多厘米,每株水稻有效颗粒达 400 多粒,比普通水稻高出百余粒。虽然巨型稻有两米多高,穗粒饱满,但是由于巨型稻的稻杆粗壮,直径有 1 厘米多,所以抗倒伏能力强。
10 月 8 日上午,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邠州农谷生态专业合作社稻蛙养殖基地里,工人们也正忙着收割 " 巨型稻 "。收割现场,30 亩的稻蛙养殖基地,被分成上百个小池塘,金色的 " 巨型稻 " 就长在一个个池塘里。工人们站在稻田里,被 2 米多高的水稻遮掩,与传统割稻不同的是,工人们用镰刀像收割高粱一样割下一把把稻穗头,捡起几根稻穗用手一比划,竟然比小臂还长。
" 今年是第一次引种,经验不足,栽得密度太高,影响了产量。" 合作社理事长苏安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今年,基地首次引种 " 巨型稻 ",在种养过程中,不施肥、不打药,生态循环,绿色生长。" 我们还留了空间进行养殖,即使这样子亩产也要达到 800 斤以上,‘稻蛙米’目前市场价每斤 20 多元,亩收入达 1 万多元。"
" 没想到啊,水稻能长这么高!" 种了几十年水稻的苏安明圆了 " 禾下乘凉 " 的梦想。苏安明是郭村镇邠州村人,今年他在自家的农谷生态专业合作社内拿出 30 亩田用于试种 " 巨型稻 "。" 巨型稻种植条件和普通水稻没有差别,对水质、气候和土壤其实都没有特别要求。" 据苏安明介绍,巨型稻生命力顽强,抗旱、抗洪能力强,可在水田、水沟、水塘种植,并且个高体大,不必除草,生长周期 110 天左右。播种、收割时间与普通水稻基本同步,管护方式相同。
苏安明说," 巨型稻 " 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既高产又优质,理论产量可达单季亩产千公斤以上。它的稻米饭柔软清香、口感好、营养丰富全面,可以和国内优质大米相媲美。此外,它的秸秆可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能解决冬季牛羊牧草短缺问题,这也是一笔不菲的经济收益。
" 由于巨型稻长得高,稻田能够蓄积更深的水,不但适合养鱼,还可以放养牛蛙,实现了从‘稻鱼共生’到‘一田多用’。" 苏安明介绍,他的 30 亩 " 巨型稻 " 田内还养殖了牛蛙以及甲鱼。目前巨型稻试种成功,就看稻子收割后水中牛蛙以及甲鱼的品质了。
(校对 张红霞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