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10-13
感受哈尔滨的创新与活力!“名家写名城”迎来“绿色科技之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 文 刘洋 . 范子龙 / 摄 毕博 / 视频拍摄制作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10 月 12 日," 名家写名城 " 著名作家走进哈尔滨活动迎来了第三日的 " 绿色科技之旅 "。作家们先后来到国家 AAAA 级文化旅游景区伏尔加庄园、平房区哈尔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规划展示中心、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等地,感受哈尔滨这座 " 科技之城 "" 冰雪之城 "" 文化之城 " 的创新活力与时代脉动。

12 日一大早,作家们乘大巴车从市区一路向东南,抵达哈尔滨近郊阿什河畔的伏尔加庄园。作为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国家 AAAA 级文化旅游景区,伏尔加庄园陆续复建了许多哈尔滨的俄式老建筑和一些在俄罗斯也早已消失的老建筑,俄罗斯文化与哈尔滨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在这里完美交融。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念是第一次来到哈尔滨:" 在庄园里转一圈,就感觉去了一趟俄罗斯。这里很多建筑都还原了老哈尔滨和俄罗斯具有历史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一个建筑的背后,每个展厅里的油画、艺术品和陈设,都呈现出了俄罗斯文化的结晶。这些对于我这个第一次来北方的人来说,是十分震撼的。" 沈念坦言," 走进伏尔加庄园,不仅感受到自然风景之美、俄罗斯异域风情,这里更是搭建了一个独特的历史空间,通过中俄两国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游览者和哈尔滨市民回溯、回望城市的历史记忆。"

下午,作家们来到了平房区,在哈尔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规划展示中心和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不仅感受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创新,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哈尔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规划展示中心囊括 " 制造强国新高度、工业强省新体系、哈尔滨使命新发展和平房智造新格局 " 四大部分,通过文明、产业、城市、教育四大板块,全景式介绍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历史、当前国内国际前沿发展成果和以平房区为支撑的哈尔滨市发展资源、发展态势和发展愿景。

作为中国唯一展示城市冰雪文化发展的专题博物馆,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用五个展厅展示了哈尔滨开发冰雪资源、发展冰雪文化的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果,这里是哈尔滨冰雪历史的写真、冰雪艺术的集成、冰雪旅游的向导、冰雪体育的百科、冰雪知识的文库和冰雪群英的概览。《光明日报》高级编辑王国平曾在多年前专程来哈采访哈尔滨日报社退休老记者王景富,并撰写文章《王景富:四季梦醉冰与雪》。" 我是南方人,想起第一次见识冰雪节的情景,那种震撼感和神圣感记忆犹新。我与哈尔滨的缘分很深,因为工作原因,使我对哈尔滨的冰雪历史、冰雪产业、冰雪文化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来,也带着家人一起来哈尔滨旅游,我的外甥女考入了哈工大。" 王国平表示,哈尔滨给他的印象最深的就是 " 迷人 " 二字," 这里的风情迷人,四个季节在这里很有存在感,也很有节奏感。这里勇于拥抱各种文化形态,包括异域的、地域的,并将之有机地安顿好照顾好。哈尔滨是值得一来再来的地方。"

对许多参加 " 名家写名城 " 著名作家走进哈尔滨活动的作家来说,哈尔滨多元的历史文化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始终是‘活’的,在这座城市里,能看到一些历史街区、历史文物虽然是被保护起来的,但仍然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索菲亚教堂不仅保持着 90 年以前的样貌,还可以走进内部参观、游览具有百年历史的宾馆今天依然在营业和使用。在哈尔滨,不会因为是历史建筑被保护就隔离群众,相反,而是让其与现代生活融合、相契合。哈尔滨的历史文化是在不断的变动中,既有历史的印记同时也有现代文明注入。"《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表示,哈尔滨这些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与老百姓生活相契合,这正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的最有力象征。

" 美丽的哈尔滨,我可爱的家乡,我永远的母亲城。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通过江桥从江南到江北我走了三个多小时,到一个农村卫生所给哥哥抓中草药。冬天的时候,江北既没有路也没有车辆,回市里还要三个多小时,来回我走了六个多小时。每一次回来,我都感觉哈尔滨的变化很大。很难想象,再过五年到十年,哈尔滨的江北会是什么样子。"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梁晓声说," 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和年轻人更加爱我们的母亲城,当我们的母亲城变得美好了,经济发展有了更大振兴,我们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会装着哈尔滨。"

以文学为纽带,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与作家创意的桥梁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正是 " 名家写名城 " 著名作家走进哈尔滨活动的缘起和旨归。活动结束后,将通过《文艺报》《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及各大报刊网站推出名家精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哈尔滨这座北方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时代、新精神、新气象,精耕细作出精品,为哈尔滨文艺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并为哈尔滨市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贡献。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标签

机器人 哈尔滨 俄罗斯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