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警钟丨临近退休捞一把 身陷囹圄一场空》,剖析了湖南省湘西州政府办公室原二级调研员龙银珍严重违纪违法案。
龙银珍,女,1964 年 10 月出生,1984 年 8 月参加工作,1988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大龙洞乡党委组织委员;花垣县排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花垣县窝勺乡党委书记;花垣县副县长;花垣县委常委、副县长;湘西州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湘西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湘西州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其间先后兼任湘西州 " 智慧湘西 "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湘西机场及机场道路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2022 年 4 月,龙银珍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湘西州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2 年 11 月,龙银珍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3 年 3 月,龙银珍因犯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 小时候我家里经常吃的是‘二股饭’,一股是玉米,一股是很少的大米,或者多半是红薯、萝卜,能吃上一碗大米饭就很开心幸福了。" 被留置后写下这段话时,58 岁的龙银珍泪流满面。而就在几个月前,她还幻想着自己一手创办的 " 影子公司 " 能做大做强甚至上市,好让自己在退休后过上富足优渥的生活。
从能吃碗大米饭就开心幸福的农家女,到被组织委以重任的正处级领导干部,再到退休前以权敛财、中饱私囊的腐败分子,她的跌宕人生,勾勒出一段令人唏嘘的 " 堕落史 "。
01
信念滑坡,
追求晚年富足萌生贪念
龙银珍一直记得 1984 年的那个端午节。那天,她正和父母在田里插秧,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来通知她到乡政府参加招聘干部面试,她高兴地扔掉手上的秧苗,身上泥水都没来得及清理就去准备面试,并顺利通过考试,开始了自己的从政历程。当时的龙银珍特别激动,认为终于摆脱了苦日子,不用再吃 " 二股饭 " 了,她暗下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干部。1988 年,24 岁的龙银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天她的父亲送给她一句话:" 我们给你生命,而党养育你。"
怀揣着对党的感恩,年轻的龙银珍把父亲的叮嘱放在心里,踏实工作、埋头苦干,凭借吃苦耐劳精神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她多次被评为当地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也得到组织认可和重用,先后被提拔为乡长、乡党委书记、县政府副县长、州农业局副局长。2012 年,她被提拔为湘西州农科院党委书记,完成了从基层干部到市级单位 " 一把手 " 的升迁。
" 我一路走来无处不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刚开始时,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我都不敢懈怠。" 龙银珍回忆。然而本应心怀对党、对组织的感恩之情,踏踏实实工作的她,随着职务晋升却逐渐放松了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多次缺席理论学习,其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多为他人代笔。学习是保持政治坚定、头脑清醒的前提,理论学习不主动、不扎实,导致龙银珍理想信念逐步滑坡。
2018 年 1 月,龙银珍被调整至湘西州政府办公室工作,卸任实职。临近退休,她开始有些惶恐不安:退休之后如何才能生活无忧、富足享受?由此,贪念在心中萌生。
02
由风及腐,
热衷饭局逐步蜕化变质
令龙银珍没有想到的是,退休之前她又得到了组织重用。调任州政府办公室调研员时间不长,她便接到组织命令,由其兼任湘西州 " 智慧湘西 " 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 " 智慧办 ")主任。
到 " 智慧办 " 任职后,不熟悉业务的龙银珍本应快速融入工作,积极推动湘西州信息化建设工作上台阶,她却私欲膨胀,走上了由风及腐的堕落之路。
随着手中项目越来越多,龙银珍可支配的项目资金也越来越大,经常有人邀请她吃吃喝喝,她也经常组织各种饭局 " 协调 " 关系,有时候甚至用红包开路,一步步违纪破法。
一桌桌酒席、一个个红包,防线就这样一步步被突破。在不断扩大的社交圈里,龙银珍认识了一批做项目的商人老板,在与他们迎来送往之间,渐渐对他们平日吃吃喝喝、习惯利益交换的生活产生了认同感:只要做一个项目就能拿到百万元以上的收入,这是自己辛苦很多年才能达到的数目,为什么他们可以,自己就不可以?
在龙银珍自己都没注意的时候,贪欲之念已成燎原之火,吃请之外,她开始大肆收受红包礼金和各种 " 感谢费 ",对下级单位、商人老板们赠送的年节礼金来者不拒、习以为常,并且逐渐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手中紧握着的信息化项目。" 智慧办 " 虽然是一个临时机构,但人、财、物和工作都相对独立,而且湘西州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缺乏信息化建设相关技术人才,存在信息壁垒,这给了龙银珍极大的操作空间,成了她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 加速器 "。
人生如行船,理想信念就是 " 压舱石 ",一旦丢掉理想信念,人生这艘航船就经不起风浪和颠簸,航向也会驶偏。长期疏于学习,龙银珍的 " 压舱石 " 早已无法确保她人生的正确航向,只能一步步滑入深渊。
03
恣意妄为,
成立 " 影子公司 " 疯狂敛财
" 有资源,为什么不做点‘事业’?" 长期耽于吃喝、不思进取的龙银珍开始打起了自己的 " 小算盘 ",算起了错误的 " 经济账 "。
当时,为推进 " 智慧湘西 " 建设工作,湘西州成立了 " 智慧湘西 " 建设指导专家团队,经过多次工作接触,龙银珍与指导专家张某(另案处理)一拍即合,决定 " 靠项目吃项目 ",在 " 智慧湘西 " 项目上 " 做点手脚 ",并称之为 " 肥水不流外人田 "。
2018 年 9 月,经张某提议,龙银珍决定成立公司承揽自己分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同时还说服了同为公职人员的朋友杨某(另案处理)一同参与。10 月,三人注册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为掩人耳目,龙银珍找到亲友代为持股,自己则隐居幕后操纵这个既没有技术人员、也缺乏相关资质的 " 影子公司 ",开始了自己的疯狂敛财之路。
这个新成立的科技公司在完全不具备项目平台建设和系统运维能力的情况下,很快接到了一笔 " 大单 ",即湘西州 " 国地通一体化时空公共服务平台 " 项目(以下简称 " 国地通 ")。项目实施后,龙银珍和张某私自将 300 多万元造价虚增至 750 万余元,虚增部分以软件运维费用名义全部支付给自己的科技公司。
腾挪转手之间,龙银珍几人 " 赚 " 到了 327 万元,这对从小贫苦的她来说无异于一笔巨款。欲望的口子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她表面是 " 官 ",暗地里却是长袖善舞的 " 商 ",继续用这种方式 " 经营 " 着自己的 " 生意 ",全然不顾自己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也不顾 " 国地通 " 项目脱离湘西州实际、花费巨额资金却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造成国家资金重大损失的事实。
尝到甜头的龙银珍认识到了 " 智慧办 " 的 " 价值 ",而且认为有张某这样的高级专家做技术指导,能规避检查,违规承揽业务就更大胆、更直接。她利用职务便利,在招投标时设置前置条件为自己的公司量身定制,通过虚增项目造价骗取项目资金的方式,相继实施了湘西州数据通微服务平台、公共认证服务平台、政务服务数据调度平台等多个项目。
据调查,龙银珍三人开办的科技公司主要业务中有 90% 来自于 " 智慧办 "。短短 3 年多时间,公司收入 1800 多万元,其中 1600 万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 " 智慧湘西 " 建设项目,被龙银珍、张某等人采取虚增项目造价的方式非法占有。
" 按这个发展势头,公司还能去长沙、北京发展,还可以上市 !" 赚得盆满钵满的龙银珍甚至做起了 " 上市公司老总 " 的美梦,幻想着退休后去大城市买房,过上奢靡享乐的晚年生活。
然而,只要是空中楼阁,终有倒塌的一天。
04
同贪共腐,
心存侥幸企图瞒天过海
龙银珍是家中的大姐,走上领导岗位后,她总是想办法帮衬家中亲友。到 " 智慧办 " 任职后,她开始了自己的亦官亦商生涯,更是将身边亲近的人逐一拉拢,企图用情感和利益构建起自己的 " 贪腐圈 "。
龙银珍和张某走得越来越近,两人一个负责综合协调,一个负责技术业务,再加上具体负责公司内部事务的杨某,三人便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组合,表面上是同事,私底下却是大肆侵吞国家资产的贪腐 " 同盟 "。
三人成立的科技公司也成为龙银珍为家人和朋友提供便利的 " 私人金库 "。她不仅通过该公司为自己亲友安排工作,还通过将 " 智慧办 " 多个招投标代理业务委托给该公司的方式,让该公司为自己的弟媳缴纳多年社会保险。
躲在幕后不出面、成立 " 影子公司 " 让亲友站台、只任用信得过的亲戚朋友 …… 龙银珍自以为一番操作天衣无缝,甚至组织向她敲响警钟时,她还心存侥幸,非但不向组织主动坦白、争取宽大处理,反而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串通掩盖,断送了减轻自己罪责的机会。
" 我一开始还是心存侥幸,有抵触情绪,作出了错误的选择。" 感到组织对自己进行核查时,害怕自己的贪腐行径暴露,更害怕几乎到手的晚年优越生活付诸东流,龙银珍要求张某、杨某两人更换手机号码、删除聊天记录、销毁存有涉嫌违法犯罪资金的银行卡,甚至还找到第三人伪装成科技公司的股东与员工见面,以此掩人耳目、妄图逃避组织审查调查。
一直到组织宣布对其进行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后,龙银珍经过办案人员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才终于低下头,开始认真反思," 我对不起党组织培养,我知错、认错、悔错。"
作为组织培养多年的女干部,龙银珍从 " 农家女 " 逐渐成长为正处级 " 一把手 ",可是她临近退休,却未能抵挡住富贵奢华生活的诱惑,一再迷失,亦官亦商,将初心和党纪国法抛诸脑后,面对党纪国法的严惩,虽是幡然醒悟,却已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龙银珍忏悔录(节选)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农村的贫穷落后、农民的辛苦、家里生活的困难我都经历过,小学毕业后,家里困难,我就提出不再上学了,父亲说人要有知识有文化,就算再困难都要供我上学。中学离我们家 8 公里,每天早出晚归,雨天怕打湿鞋,就打赤脚回家,每个假期都要争取留校喂猪来免掉学费,经历了这些苦和累才理解父母要我读书走出农村的良苦用心。
之后,是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使我一步步走上正处级领导岗位,我非常感恩也非常知足。之前到哪个岗位也没有私心杂念,但是后来我受一些不良思想影响,对退休后的日子、晚年想过宽裕生活考虑多了,私心重了,为了自己的私利,偏离了人生轨道,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被利益熏心,思想严重退化堕落,用愚昧的私心、低级的手段侵吞大量国有资产,给国家事业、资金造成了重大损失,造成了恶劣影响。
究其原因,一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为了自己以后退休生活的宽裕,我和亲友成立了自己掌控的公司,在利益面前,把党员干部身份抛于脑后,用自己分管的项目获取私利,为退休生活作保障,甚至还认为自己创办的公司今后还有可能上市,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二是放松了学习,纪法意识淡薄。认识了一些技术专家,认为和他们一起做项目不仅完成了建设任务还赚了大量的钱。平常单位组织的各类学习都以忙碌为由很少参加,偶尔参加学习也心不在焉,单位要完成的学习资料,就在网上摘抄,经常叫单位同事代写,党纪法规没有认真和系统学习,是个典型的 " 纪法盲 ",思想严重退化、腐化堕落,因为自己的自私和贪婪,造成了恶劣影响。
三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铺排过大,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和工作水平能力,盲目偏听偏信,在项目设计上贪大求全、不接地气,在建设内容上与政府职能相违背,导致项目实际效果差,群众获得感不强。
四是个人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被金钱绑架,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认为退休后有钱了,价值感也不低,能生活很宽裕,把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就抛于脑后了。
由于自己的私心和贪婪,让我这个有着 30 多年党龄的人,在临近退休时,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利,侵吞大量国家资金中饱私囊,给党的事业和国家资金造成了重大损失,给组织抹黑,破坏了党的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我现在深刻认识到自己违纪违法犯罪问题的严重性,我知罪、认罪、悔罪,愿意接受组织处理和法律严惩以警示后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