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0-16
【网观西安】一座地标,一座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每座城市都拥有专属的地标建筑,作为一座城市的 " 可视符号 ",它们呈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信仰与精神图腾。

如:卢浮宫之于巴黎,歌剧院之于悉尼,故宫之于北京,中银大厦之于香港 ……

于城市而言,这些地标建筑不光让书里、画里、诗里的那个地方 " 活了 ",更让我们能从历史远去的尘埃中一窥过往盛景。

01

文化地标即城市名片

从原始的茅草屋到宫殿建筑,飞檐斗拱处,雕梁画栋间,展现的是一辈辈能工巧匠的审美意趣,传承的则是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独有的历史名城风貌,多来自大量珍贵的古建筑遗存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后又经建筑师操刀,从青龙寺空海纪念碑院开始,古意不断蜿蜒,唐风也再度在西安绽放。

大唐芙蓉园、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长安塔、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 …… 这些或文化元素含金量高、或功能性强、或影响力强的地标建筑,日益成为西安发展进程与城市现代化形象的代表。

▲图源:西安世博园

地标建筑之于城市,已超越其作为空间容器的意义,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新场域。

迪拜哈利法塔借全球第一高 828 米闪耀于世界版图之上,台北 101 大厦的建设初衷是将台北带向世界,吉隆坡双子塔 451.9 米被誉为当地国人仰望的建筑,金茂大厦见证上海的飞速发展。

而建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设之初就担负着 " 应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并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 的重担。

落成后,博物馆主体建筑出檐深远,屋顶坡度舒展,色彩格调素雅,既有皇家宫殿的大气端庄,又有中国水墨画的高雅韵致。不仅凝结了千年时光,更是建筑师张锦秋对大转折时代文化自信的阐释与前瞻。

02

地标建筑里的西安

地标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独特符号,是人们体验城市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城市展示精神文明的主要" 场所 "。

而贯穿西安的隋唐、盛唐、明清三条历史轴线,正是这座城市穿越千年的" 血脉 "。

研究隋唐长安城的营建理念和历史文化内涵,不难发现,虽已历经千年,它们仍不逊色于现代设计。

西安的朱雀大街曾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盛唐时期又称天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的诗句被我们吟咏了千年。

今天这条轴线上,无论是以小雁塔为核心的荐福寺古建筑群,还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西安博物院,都使得隋唐风华在这里重现。

隋唐轴线之东,"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的大明宫、"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 的大雁塔则构成了西安城市的盛唐轴线。沿此轴线而建的盛唐文化主题街区大唐不夜城,也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热门地。

▲图源:千宫之宫 大明宫

隋唐与盛唐两条轴线之间,则是南北贯穿明清古城的城市中轴线。

在钟鼓楼广场上,古建筑的庄严与现代的车水马龙可以并存,下沉广场内外则兼具了商业便利与情感寄托,内可实现一站式购物,外可实现钟楼大合唱。

这些地标建筑定义丰富了古韵西安,也见证了历史在当代的宽度和文化在建筑中的深度。

03

如何避免 " 千城一面 "?

绚丽婀娜的彩云之南,肥沃富庶的天府之国,圣洁朝圣的雪域高原,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各有各的气质。

城市文化孕育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大多数城市的地标建筑,以其特色汇入城市文化积累和进化的长河。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在世界文化遗产扬州隋唐大运河之滨,采用具有强烈雕塑感的形体,寓意航船蓄势待发,并为参观者创造了登高俯瞰三湾运河逶迤南去的宏伟景观;

▲图源:扬州文旅

在秦岭北麓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表现的则是山水相融、汉唐雄风、时代精神;黄帝陵祭祀大殿和广场的设计,则是追寻比汉代更远古的风貌。

▲图源:西安高新

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建设中,需要协调的不只是空间层面的群体,还面临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于西安而言,还原历史景观的建筑,就如同留下一扇时光之窗,让后人得以回看中华文明的光辉。同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悠久的历史不能被遗失,但也不能只作为图腾存在,更要与现代生活环境融为一体。

如今,这座城市不仅古韵犹存,更有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外立面极富现代轮廓,一度刷新西安写字楼高度的西安绿地中心是现代化审美的代表;

▲图源:西安高新

灞水河畔绽放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以市花 " 石榴花 " 为设计灵感,将西安历史底蕴与现代体育完美融合;

▲图源:奥体中心

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则以其独特的建筑语汇诠释城市肌理,成为西安新丝绸之路的地标;

▲图源:浐灞生态区

长安书院则如同大地书法,形体一气呵成,与开阔的水岸相连,独具中华风韵。

▲图源:浐灞融媒

这些古今融合、荟萃中外的城市新地标的 " 点亮 ",不仅对区域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等进行多维度赋能,更多文化体育、创意设计、数字出版等多种业态的吸纳及产业聚集,也将有助于共同构建起文商旅全产业链发展生态格局,展现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城市的地标建筑有很多,大到一座山、一片水,小到一个标识,如何真正根植于城市,挖掘城市文化,充分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的地标建筑,进而获得大众认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推敲,还需一代代建筑人、青年人继往开来。

来源 / 网观西安

相关标签

台北 迪拜 上海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