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10 月 17 日,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来自海州区的 90 后建筑公司老板姚舜经过 3 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242 毫升。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姚舜也成为连云港市第 50 例、海州区第 17 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带着他体温的干细胞混悬液将为一名陌生血液病患者带去重获新生的希望," 我希望对面的那位患者,能够在我的帮助下重建自己的人生。"
△ 姚舜在采集造血干细胞
今年 25 岁的姚舜家住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富强社区,是一家建筑工程安装公司的法人,一年前在手机上浏览网站时,看到红十字会发起 " 造血干细胞 " 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在献血时,他向工作人员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立即报名登记,当时姚舜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救治的可能性,就有加入的必要,可以让血液病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即使再小的概率,他也愿意为之努力。就这样,姚舜本着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初衷,留下了血液样本,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今年 8 月 3 日,姚舜收到海州区红十字会通知,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相合,姚舜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在这之后,姚舜开始注意科学饮食,保持一定强度的锻炼,确保身体指标达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红会完成高分辨配型、体检、复查等一系列捐献准备工作。
△ 成功采集完造血干细胞的姚舜
起初,当姚舜告知家人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父母还存在一些疑虑,担心捐髓会对姚舜的身体产生影响。姚舜特意从网上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用以安慰家人的担忧,消除了他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固有的错误观念,家人也转而支持姚舜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他最大的后盾。
10 月 12 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姚舜住进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了连续四天的动员剂注射,促使他骨髓中的干细胞迁移到外周血中,成功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漫长的采集过程,让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小伙感到疲惫和不适,但是他的决心很坚定,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 家人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看望姚舜(左三)
10 月 17 日上午,历经 196 分钟采集后,姚舜成功捐献 242 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陌生的未成年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 " 火种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 " 人道、博爱、奉献 " 的红十字精神。
" 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有机会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真的很开心,我希望我的帮助能让他的人生得到重建。" 姚舜说,能用实际行动守护另一个生命的希望,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相比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带动更多人加入这一队伍中来。
通讯员 张庆龄 孙海洋 刘聪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