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8 日凌晨,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互通立交工程施工工地,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上跨西环线铁路 T 型刚构桥成功转体,顺利跨越西环线铁路。据介绍,这座转体桥是万吨级、大角度、转时短的一座转体桥梁,也是石家庄市北三环市政化改造工程率先完成转体的桥梁。
10 月 18 日,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上跨西环线铁路 T 型钢构桥成功转体。张浩楠摄
17 日 23 时 55 分,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重达 21000 多吨、桥梁面宽 34.13 米、桥长 130 米的桥梁开始以每分钟 1.33 度的速度,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负责操作施工的现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根据转盘刻度、牵引油泵读数、转体梁速度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等技术指标,实时监控和调整转体速度及桥梁姿态等,确保万吨桥梁顺利转体。
该转体梁跨越运输繁忙的石家庄市西环线铁路,因为运营铁路的上下方均为 " 禁区 ",为了把对运营铁路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水平,施工中,中铁电气化局采用 " 先建造后转体 " 的施工方法,先在西环线铁路北侧空地进行现浇预制建造,待桥梁建造完成后进行转体跨越西环线铁路。桥梁转体依靠的主要构件是位于主墩和承台之间的转体球铰,它是整个转体工程的 " 心脏 "。本项目的转体球铰为钢球铰,球铰整体直径 4.5 米,自重 19.6 吨,通过它来支撑起重达 21000 多吨重的 T 构桥梁,球铰自重与承重比达到 1:1071,是真正意义上的 " 四两拨千斤 "。
西环线铁路受京广铁路行车影响,留给施工使用的最大可调行车间隙时长仅为 60 分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座重达 2 万多吨的桥梁精准转到位。而据了解,单幅桥梁转体角度通常不会超过 90 度,转体角度大多在 60 度左右,本次转体角度达到了 81.2 度,对施工安全及正点开通行车提出了极大挑战。
10 月 18 日,中铁电气化局施工人员对牵引钢绞线进行切割。丁玲摄
据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石家庄市中华大街互通立交工程项目负责人彭雁兵介绍,针对转体桥 " 大角度、梁面宽、时间短 " 的复杂施工特点,优化施工方案,利用可视化技术全过程模拟桥梁建造及转体施工,克服建造场地狭小、运输困难、桥梁建造和转体用时短等诸多困难,通过峰值转速精准计算,指标数据实时动态反射,梁体平面轨迹和竖向振动状态模拟,球铰施工精度毫米级控制等措施,确保转体过程中梁体的平衡、稳定及安全。同时在施工中,关键位置布设测量点,建立精测网,利用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调整梁体姿态,确保 " 零误差 " 对位。
18 日 0 时 45 分,石家庄市中华大街互通立交工程中华北大街上跨西环线铁路 T 型刚构桥逆时针转动 81.2 度,成功精准转体。整个转体过程用时 50 分钟,实现精准就位。
据悉,石家庄市中华大街互通立交工程位于中华大街与北三环交叉点,新建组合式枢纽型全互通立交一座,项目南起后太保路以南,向北新建高架桥上跨石家庄西环线铁路与北三环,与翠屏路南引桥顺接。该工程预计在 2023 年 11 月 15 日通车。
10 月 18 日,中铁电气化局参建员工合影留念。丁玲摄
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北三环与中华大街的互通互联,完成快速交通转换,解决石家庄市快速路之间连通不畅、快速路与立交建设不完善问题,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路网,有效改善市民交通出行条件。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