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崇州女童被狗咬伤后,仍在华西医院接受治疗。而网络上出现不少传言,如 " 孩子先将罗威纳的脚砸出血,才被狗咬 "" 罗威纳是女童自己家的狗 " 等。对此当地街道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些均系谣言,不属实。
女童家属代理律师周兆成表示,女童和狗主人两家并不认识,没有任何交集。据了解,联合工作组还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核定为谣言,会有相关的处理措施。" 当地警方称,会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通报。
该事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怒火,各地展开了整治不文明养犬和流浪狗的行动。杭州 " 文明养狗 " 情况如何?这两天,浙江在线记者带着疑问,走上了杭州的街头。
部分小区犬类管理较好,业主呼吁兼顾安全与卫生
10 月 18 日下午,记者来到拱墅区万家花城小区。" 都会牵狗绳,很少有见到不牵的,也没听说过哪家的狗咬人了。" 在小区住了 13 年的金燕告诉记者,前几年自己还在照顾孙子的时候,经常在小区里见到没拴绳的家养犬,现在很少了。记者又随机问了几位小区内的住户,发现业主们对小区的犬类治理都比较满意:" 我觉得我们小区管得蛮好的,路上挺干净的,平时也没听说有邻居因为狗狗的事吵架。" 今年 58 岁的邹荷告诉记者。
记者在小区里绕了两圈,确实如业主所说,没有在路面看见宠物粪便。对于流浪狗,在这个小区住了 3 年的侯一可表示:" 从来没见过,野猫倒是有几只。"
" 有些狗有人拉着的,有些主人年纪大了拉不动可能就没拉着了。" 家住拱墅区大塘新村小区底楼的陈芳一边跟记者说着,一边比划着狗的大小。
1996 年施行的《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规定需要在 19:00- 次日 7:00 的时间内遛狗,根据陈芳的描述,小区里多数是小型犬,清晨和吃过晚饭会比较多地看到,但有时也会出现违反规定的住户。
记者走访时正值下午,确实在路边看到一位住户没有牵绳遛狗。住在这个小区 30 多年的施晓萍则告诉记者,除了安全问题,她认为不文明养犬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对小区环境的影响,排泄物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容易导致小区路面变脏。
△记者在大塘新村小区内看见的不拴狗绳遛狗情况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几位居民,发现大家的核心诉求主要是生活安全有保障和小区卫生。" 狗我不怕的,但是谁都不能保证它不咬人,牵牢放心点。路上走来走去不要到处是脏东西。" 陈芳对记者说道。
物业共管有成效," 文明养犬 " 需多方努力
在住户口碑较好的万家花城小区里,滨江物业负责客服的孔主管表示,在犬类管理上,物业规定会对每一户养狗的住户进行登记备案,备案内容有宠物姓名、犬种、防疫证、养犬证,并对其发放规范养犬告知书和文明养犬公约,住户还需签名。此外,物业还会派不同片区的管家日常巡查,发现有不遵守公约的住户马上提醒。目前小区二期内约有 1016 户业主,平均一年处理居民犬类投诉 3-4 条,主要为狗叫扰民。
△滨江物业提供的规范养犬告知书和文明养犬公约
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建造于 2000 年后的小区,住户的犬类管理满意度较高,如尚景水岸华庭小区、晶典公寓等等。而一些住在市区中建造年份比较早的 " 老小区 " 的住户,或是周边城郊的居民较多向记者反映,小区犬类的管理还有待优化。
△尚景水岸华庭小区住户提供的管家在业主群内宣传的截图
据资料显示,杭州早在 1996 年就发布了《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2018 年,杭州启动 " 不文明养犬 " 集中整治的同时,尝试引入了 " 物业共管 " 模式:精准登记小区业主养犬情况、常态化开展文明养犬教育劝导,提前介入处理涉犬纠纷,推进犬类管理基层自治。
从拱墅区万家花城小区的住户评价以及投诉数量来看,住户对这一模式认可度较高。住户金燕对记者说。" 我在这住了 10 多年了,以前路上狗都到处跑的,经常叫很吵,现在狗也少了,也不乱跑了。"" 物业会建议带宠物的不要和其他业主同梯而行,我觉得这一点很好。" 一名居住在晶典公寓的住户说。
在物业发挥自身管理优势的同时,更少不了相关部门的监督治理。根据杭州市城管局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 年杭州立案查处了违法养犬行为 937 件,市犬类收容中心共领养犬只 124 条,全市累计开展文明养犬服务 2103 次(其中进社区 1504 次,广场活动 314 次,遛犬区活动 251 次,会展活动 34 次),发放宣传资料 26556 份,提供问题咨询 6641 次。
" 文明养犬 " 之路需多方努力,厘清各方职责,相互配合,方能走出一条居民和狗狗彼此舒适的道路。
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凝聚共识," 动物是无辜的 " 不应成为狗主人僭越法律的借口
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凝聚共识,而不是撕裂。在恶犬伤人的惨案发生之后,通过放大、渲染治理狗患的 " 血腥 "" 残酷 " 来转移话题、稀释流量,并不是在化解矛盾,而是自私、冷漠和残忍,只会引发更多的冲突和对立,形成以暴易暴、恶性循环的局面。
目前,各地轰轰烈烈展开的治犬行动,不应是一阵子,而要做到长期有效治理,切实解决狗患,同时也必须守住法律的底线,既不要迎合社会的恐慌情绪,搞 " 扩大化 "" 指标化 ",也要顶住压力,对违反《动物防疫法》和地方养狗条例遛狗不牵绳的,该捕捉的捕捉,该罚款的罚款,该补证的补证。
就个体来说,希望少一些鼓噪,多一些共情;少一些暴戾,多一些理性。你家的 " 毛孩子 " 可能就是邻居眼里的猛兽,你不喜欢的狗子,可能是别人家的 " 家庭成员 "。" 动物是无辜的 " 不应成为狗主人僭越法律的借口,谴责要针对具体的违法者,而不要把仇恨指向养狗人群。
来源 浙江在线 荔枝新闻 澎湃新闻等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