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巡湖中,发现湖水中出现大量透明伞状的水生物,经石阡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工程师现场查看鉴定,该水生物为中国保护动物红色目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桃花水母。
▲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吴剑 摄)
在石阡县枫香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鸳鸯湖管理局巡湖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两周前巡湖过程中发现了湖水中有零星雨伞、花瓣、星星等形状的白色透明水生物,最近这些水生物越来越多,就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特邀请水产专家进行识别认定,后初步认定为桃花水母。
▲ 10 月 18 日,在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的桃花水母。(孙云海 摄)
▲ 10 月 18 日,在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的桃花水母。(孙云海 摄)
桃花水母主要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极高,是世界级濒危物种,素有 " 水中大熊猫 " 之称。
▲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一角风景。(吴剑 摄)
" 今天到鸳鸯湖实地查看,并初步鉴定,此种生物为桃花水母。当水螅通过有性繁殖成水母幼体的时候对水质要求很高,必须在无污染、无毒、PH 值在 6.8 左右的水域,在这样的环境下水母才能生长。" 石阡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工程师夏美说。
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石阡县中部,湿地公园由鸳鸯湖、包溪河两大片区组成,规划总面积 778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 256 公顷,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乌江流域主要水源地。园内生态环境良好,为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境内有大灵猫、大鲵、鸳鸯、中华秋沙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南方红豆沙、春兰等国家级保护植物。近年来,石阡县加大湿地公园保护力度,切实守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园区内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动植物种群逐渐增多。
▲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一角。(吴剑 摄)
据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刘成介绍:近年来石阡县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一方面加大湿地保护宣传,提升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第二方面,分片区进行巡湖,对发现破坏湿地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打击;第三个方面就是聘请生态护林员,对环境的卫生进行常态化的治理。通过采取这一系列的措施,目前,湿地公园动植物的种类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发现的动植物达到了 1038 种,其中动物有 790 种,植物有 248 种。
▲在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成群结队的鸳鸯正在觅食、嬉戏。(吴剑 摄)
(代忠国 吴剑)
来源 微石阡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