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狱忠魂,薪火不息。10 月 20 日,何建明新书《炼狱》在第四届孔学堂书博会首发。作为贵阳红色文化题材纪实文学力作,作品首次解密贵阳息烽集中营的真相,书写了 " 忠诚与绝对忠诚 " 的宏大命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何建明,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馆原馆长顾久,国防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张志强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发言。现场三百多名读者参加活动。
《炼狱》由贵阳市委宣传部邀请委托著名作家何建明创作,旨在深入挖掘和用好本地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书 4 0 多万字,作家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为 2022 年度贵州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作品以位于贵阳市的息烽集中营为叙述主体,这里是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作品以真实的笔触,浓烈的情感,讲述了关押在此的韩子栋、黄显声、罗世文、许晓轩、张露萍、" 小萝卜头 " 等革命者的感人故事,深情歌颂了他们为了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绝对忠诚的 " 炼狱精神 "。作品首次披露了息烽集中营的来龙去脉,并挖掘到了关于息烽集中营成立的独家历史资料,为本书的真实性、权威性增添了有力证明。
发布会上,何建明说,经典红色题材小说《红岩》的人物角色除江姐、双枪老太之外,几乎所有的人物原型均来自息烽集中营," 如果没有息烽集中营,红岩故事和红岩精神是残缺的、不足的。在我看来,息烽集中营的故事,是红岩精神的前奏。" 在一年多的创作期,他曾先后四次赴贵阳、息烽进行采访创作、采风调研,写作中他力图把息烽集中营这段革命故事、英雄事迹更好的挖掘好、展现好,成为修好共产党人的 " 心学 " 的强大力量。" 以文学方式来讲述党史,可以让原本已经遥远的历史故事重新鲜活起来,更有利于党员干部和普通青年群众了解党的革命历史,理解党的初心,理解什么是对党忠诚。" 何建明说。他希望将息烽集中营打造成继红军长征题材之后、黔地新的红色文化题材 IP。
据了解,贵阳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好红色文化的工作。近年来,围绕息烽集中营这一经典红色题材,从影视、文学、舞蹈等多角度、多领域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挖掘,先后推出了沉浸式情景剧《息烽 · 息烽》、电视剧《烽火不熄》、小说《血献厚土》等作品。
据介绍,作为中国报告文学界领军人物、报告文学界获奖最多的作家,何建明的第一篇 " 成名作 "《腾飞吧,苍龙》即取材于贵州。近五年来,他还先后推出的四部讲述贵州故事的报告文学著作。
活动现场,张志强教授评论说,《炼狱》一书将息烽集中营理解为通过肉体限制完成精神控制的空间,在这空间里,无信仰者将失去自由和精神,革命者却确认了信仰、创造了命运信仰、实现了重生。顾久先生点评说,何建明有如一个不断攀登报告文学高峰的 " 运动员 ",在多山峰的贵州不断攀登,用文学提炼出属于贵州的山水、人文精神;当下贵州正在实施 " 四大文化工程 ",《炼狱》一书是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 " 建筑 "。
此次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协办,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执行。
21 日,何建明还将携《炼狱》前往息烽举行新书分享会。
来源 郑文丰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