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皋兰山,俯瞰兰州城,黄河蜿蜒,两岸葱翠,高楼矗立,繁华尽收眼底。
今年,兰州旅游 " 火出圈儿 ",不少游客对黄河兰州段的景色大加赞赏。" 黄河母亲雕塑、中山桥、水车博览园 …… 沿着黄河风情线,满目皆风景。" 来自山东的游客张强说,一首《黄河谣》吸引他特意前来,看到黄河两岸景色如画,让他不虚此行。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曾经饱受 " 两山夹一河 " 困境的兰州,正在显现一幅显山、露水、透绿的城河相融新画卷。
站在黄河岸边,北顾南望,南北两山郁郁葱葱。
兰州是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预防治理区,承担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重任。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实施国土绿化,积极开展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和保护。
兰州市林业局统计,2019 年 8 月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 41.95 万亩,完成城市绿地新增改造 392.36 公顷。截至 2022 年底,兰州主城区城市绿地面积 8681.39 公顷,绿化覆盖率超过 42%。
" 这对于年降雨量只有 300 毫米左右的兰州来说,如此成果,来之不易。" 兰州市林业局一级调研员张守琪说,兰州市按照 "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封则封,宜造则造 " 的原则,科学运用集水、节水造林技术,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两岸添绿,山河相融。近年来,黄河兰州段不仅在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方面持续向好,也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持续发力。
位于主城区的雷坛河是黄河一级支流,过去曾饱受黑臭水体困扰。
" 过去,沿着河道,随处可见黑洞洞的管道,碰到下雨天,这些管道流出的黑臭水体就涌入黄河。" 在黄河岸边工作生活了 30 多年的市民杨世平说,近几年,这种情况再没看到过。
近年来,兰州市加强黄河干、支流入河排口的排查、监测、溯源,对排污口进行 " 一口一策 " 整治。
" 雷坛河过去有 500 多个排污口,通过整治,将排污口引入深埋河床 2 米之下的排污主管道,最后汇入城市污水主管网。" 兰州市七里河区水务局综合办主任侯孝强说,如今雷坛河不再黑臭,水体达标。
雷坛河治理是黄河兰州段保持黄河水体健康的缩影。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立吉说,近年来,黄河干流(兰州段)各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今年上半年,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Ⅰ类。
净水汤汤,生态造福。黄河两岸,绿色新兴产业正成为兰州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仅在兰州高新区,就有生物医药公司 200 多家,在西北地区形成了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兰州的文旅产业也增长迅速。今年 1 至 9 月,兰州市接待国内游客量超过 70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5.2%。
黄河之水,兰州之美。如今,黄河兰州段山青、水净、城美、人乐,兰州正在从 " 城河相伴 " 走向 " 城河相融 "。
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