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0-23
快快评丨旅客“被失信”,哪里出错不能成糊涂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突然被失信,突然又不失信了,开不开心,意不意外?是不是太儿戏了点?知不知道群众有点受不了?

有媒体报道,上海吴女士在出国当天,到了机场因 " 失信人 " 身份被拦下了,但她在买机票时没遇到问题。这导致她旅行看演出泡汤,还背上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吊诡的是,吴女士随后联系派出所并在网上查询,显示自己并非失信人。但机场工作人员还是表示 " 没办法,系统就是做死的 "。难道警方的 " 证明 " 都不能证明自己是个 " 好人 "?乘客明明有警方 " 非失信人 " 的依据,有关方面难道就不能主动作为,帮乘客解忧?

更让人奇怪的是,吴女士事后向航司投诉,被告知这件事情不归他们管,要找 " 中航信 " 系统,由它判定谁是失信人。但是," 中航信 " 不对接个人,电话打不通。

同样是 " 被失信 " 的陈女士,则在媒体记者介入之后,收到了航司售后处置部相关负责人的来电,来电表示,航司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中航信后,陈女士护照号码已经没有失信人标识了,可以正常购票。

突然被失信,突然又不失信了,开不开心,意不意外?

是不是太儿戏了点?知不知道群众有点受不了?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人员则就陈女士的诉求告知媒体记者,失信名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给的," 相当于我们给民航局做了一个黑名单系统工作,来限制他这些失信人员的高消费。我们不会去对失信的原因去把握,所以这个事情我觉得最后,你可能还要找到这个北京的最高法去。"

无端被失信的人想要知道自己为啥被冤枉,就这么难?

正如相关媒体报道所言,从记者此番调查的经过来看,征信若被 " 误标记 ",普通当事人想要 " 平反 ",也是困难重重。希望各方都能多点服务精神,急民之所急,在解决的道路上搭一把手,而不是添一堵墙——既然错不在被失信者,那么纠错的事难道不能由制造错误信息的一方主动进行吗?

如果此类窝心事都要被冤枉者自己承担后果、承担损失,犯错者连神秘的面纱都不用摘下来,这事是不是有个说道?

征信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征信信息错不得、错了拖不得、隐患留不得。但此报道说明,即便某些个体在媒体的帮助下 " 扳回一局 ",深层次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乱象惹人心烦意乱,也令人无法容忍。期待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雷厉风行、彻解乱麻的精神,把问题找出来、解决好。同时,当出现 " 被失信 " 问题时,纠错机制理应跟上来,及时将错误信息 " 覆盖 ",而不是让被失信者陷入长久的茫然无助状态中。

贰拾柒号

相关标签

黑名单 上海 派出所 最高人民法院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