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元森)10 月 23 日上午,江苏高院举行涉老民事权益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全省法院共审结涉老一审民事案件 231388 件,在民事案件中的占比约为 10.38%。这些案件呈现出类型多元、新类型纠纷频出的特点。
据了解,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全省法院共审结涉老一审民事案件 231388 件,在民事案件中的占比约为 10.38%。从年龄分布来看,60-70 岁老年人参与诉讼比例较高,约 70.51%;70-80 岁老年人约 23.59%;80-90 岁老年人约 5.23%;90 岁以上老年人约 0.67%。从诉讼地位来看,老年人仅作为原告参与民事诉讼的约占涉老民事案件的 57.94%;老年人仅作为被告参与民事诉讼的约占 25.11%;双方均为老年人的案件约占 16.95%。全省 13 个地区涉老民事案件数量较为均衡,与地区总体案件量占比大致相当。
涉老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案件类型多元,新类型纠纷频出。涉老民事案件类型较为广泛,主要包括离婚、继承、赡养、分家析产等家事纠纷;医疗服务、民间借贷、房屋买卖等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相邻关系、家庭矛盾等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是 " 涉孙 " 类纠纷增多。老年人向 " 啃老 " 子女追索代为抚养孙子女的费用。子女离婚后老年人对孙子女是否享有探望权争议较大。二是新型赡养纠纷增多。高龄老年人在老年子女无力赡养的情况下,要求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代位承担赡养义务。除经济供养外,老年人要求子女定期探望、节假日陪伴等精神赡养诉求成为热点问题。三是涉老居住权纠纷增多。四是养老服务纠纷增多。五是涉老劳动纠纷增多。六是涉老诈骗纠纷增多。
涉老案件矛盾纠纷复杂,权利保护难度大。涉老民事案件不仅关涉对困难群体的保护,还多与婚姻、血缘、家庭有关,当事人之间特殊的身份关系夹杂着情感纠葛,难以简单的分清是非、辨别曲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加了案件审理的难度。另外,老年人维权意识增强,但诉讼能力不足。
为此,全省法院通过制定针对性文件、机制将爱老护老司法理念落到实处,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审判工作全过程;立足需求,全力构建适老诉讼服务机制;柔性解纷,将调解优先原则贯穿涉老纠纷化解全过程;专案专办,探索涉老民事案件专业化审判工作机制;部门协作,构建涉老维权社会化工作格局;以案释法,不断丰富涉老法治宣传新路径。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进一步推动涉老纠纷源头治理,完善涉老审判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做实涉老民事案件判后延伸工作。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