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首届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的成功举办,在业界刮起一阵强风。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以其专业的素养、严格的评选、负责的后续,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当知名度的赛事。
2023 年 10 月 15 日起,第四届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正式开启,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趁着这个机会,我们不妨和此前的获奖选手和评委老师们聊一聊,听他们讲讲脱颖而出的好剧本是怎么炼成的,这些剧本而今怎么样了 ……
参赛编剧:
因为获奖确定人生方向,部分剧作在孵化中
在第三届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中,周轩如凭借《人间囍事》这一故事,摘得了 " 优秀电影剧本 " 奖,她以细腻的笔触把江苏小城作为故事发生地,将浓缩人生悲欢的红白喜事结构在一起,展现了不同人生境遇。其中,既有生与死永恒主题的哲思,又有现代思维和传统观念的碰撞。
得奖时周轩如不过 24 岁,作为一个江苏人,能够凭借一部发生在江苏的故事获得家乡的奖项,对她来说,是一项极高的荣耀。这次获奖,无疑也让她进一步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梦想。" 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当时觉得电影好神奇,对于故事本身以及编写故事的过程很感兴趣,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可以充满想象力、自己把握的一个世界。"
距离得奖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周轩如笔下的《人间囍事》也迎来了一次 " 新生 "。她告诉记者,获奖后,她的剧本被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看中,目前正在进行影视化改编。
出生于 2003 年的李姝锦,是上届剧本征集中年龄最小的获奖者。"《月落乌啼》对我来说并不代表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她告诉记者,获奖对自己来说是一份极大的鼓励,她也梦想着把剧本创作的爱好转化为一份终生从事的职业。
李姝锦表示,在《月落乌啼》之后,她又陆陆续续写了两三部长片剧本,和一些短片剧本。因为对电影空间比较感兴趣,所以她很关注各种地域特色空间在电影中的叙事表现。她透露,自己正在写作的剧本中借用南京涅槃重生的城市历史,将其空间变化发展缩放于落魄戏曲传承人的人生变迁经历中。
资深评委:
不滞后、不悬浮,用影像为时代立命
今年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复苏,无论是春节档的开门红,还是暑期档创纪录的佳绩,都让电影人为之欢欣。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编剧王群,参与了三届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的评审工作,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电影市场的繁荣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电影越热越会引起大家,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电影的关注。另外一方面,其实也对我们电影剧本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创作不但不能滞后,反而应该起到先导作用。"
聊起对于今年活动的期待,王群提及最多的两点是时代与人,在她看来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多元变化的时代,作为一个创作者,首先必须要关注自己所处的时代," 要贴近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才能创作出一个真正与观众相通的故事,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要以人为本的。"
在过往的评审经历中,王群看了很多作品,它们在艺术质量上有高有低,好的作品表达的内容、主题,写作形式不尽相同,具有独特性,而一些不够成熟的作品,则相对悬浮," 不少创作者其实在与社会、与人的共情方面做得是不够的,他们没有真正沉入到这个时代当中,创作者永远都应该去拥抱这个时代,用文字和影像为时代立命。"
作为资深评审,王群认为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的意义匪浅:" 江苏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培育、扶持好故事,而剧本征集活动正是从电影的基础入手,将更多好故事好创意发掘出来。并且评审团队也日益多元,加入了许多扎根于创作一线的作家、导演等,更加有利于好作品的发掘,为许多年轻的创作者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 ↑ ↑
识别图中二维码投稿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艺蘅 郑文静 王子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