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汕头 2023-10-24
近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明显增多 专家提醒,勤洗手多通风讲卫生强体魄可防感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本报讯 (记者周敏)近期," 肺炎支原体肺炎 " 屡上热搜。报道显示,我国支原体肺炎发病有所上升,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明显。和往年相比,今年还出现了发病低龄化的特点。

在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呼吸科病房,只见病床已经全满,有的患者是一个家庭中兄弟姐妹同时 " 中招 " 前来就诊。儿科主任吴北燕介绍说,从该院儿科收治情况看,近期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较往年明显增多,每天新增住院患儿接近 10 例。近段时间来,一个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超过百例,不包含部分轻症无需住院的居家门诊治疗患儿。本轮收治患儿年龄段仍然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主,但今年也有少数婴幼儿感染,而且往往病情较重。患者症状主要是以刺激性咳嗽、反复高热为主,部分重症患者有胸痛、气促和神疲表现。

吴北燕介绍说,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一般呈现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在不同地区及不同年份之间存在差异。肺炎支原体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存在接触患者污染物导致传播的可能。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 5 岁及以上儿童,5 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暴发疫情大多发生在人群拥挤的环境中,如学校、大学宿舍、军营和医院等。

吴北燕指出,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仅 10% 至 40% 发展为肺炎。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人员密集,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各类传染病的防控重点场所。

那么,学校、托幼机构以及个人应该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吴北燕提醒,肺炎支原体肺炎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其预防主要是依靠非药物干预措施。比如,学校、托幼机构应加强各类学习、生活等场所(如教室、音乐室、阅览室、宿舍、教研室)的卫生与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 3 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教育学生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提高防病意识。日常生活注意保持社交距离,落实手部卫生,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制度。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增多,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个人也是如此,日常勤洗手、多通风、讲卫生、强体魄,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