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是钟寅)10 月 21 日,由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中国科技馆共同策划推出的 " 同上一堂科学课 " 暨院士科学人文课——科学点燃青春:三角形的千年谜题,在中国科技馆举办。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张寿武,与北京中小学校师生近 400 人共话科学魅力,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中,张寿武以《三角形的千年谜题》为题,围绕 " 数学家对同余数的探索 "、" 同余数与三角形的转换过程 " 等话题,为青少年们开启科学之旅,引领同学们探索知识、拓宽科学视野。张寿武解析了从同余数的原来形式到三角形的形式的转换过程。随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 " 同余数分布的猜想 ""23 以下的同余数 "" 特殊的同余数 " 以及 " 同余素数 " 等数学概念。
△张寿武
活动中,同学们围绕 " 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方法 "" 数学问题是否都可以用几何的方式表达 "" 数学问题能否被 AI 所解决 "" 如何将数学最大限度地应用于生活 " 等问题向张寿武教授提问。
张寿武教授表示,数学作为同学们学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需要多做数学题来训练自己的逻辑与思维。" 其实数学和音乐、文学比起来,不是大多数人所能具备的天赋,所以不必因为数学学习不够突出而苦恼,因为每个人的天赋点不同,可能你有其他更擅长的事情。" 同时,张寿武教授还指出,数学问题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完全解决。不过,AI 可以帮助人们学习数学,比如逻辑推导,比如 ChatGPT 可以作为人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工具。
△张寿武为同学答疑解惑
据悉,中国科技馆推出的 " 科技馆里的科学课 " 系列科普活动,从科学人文、科技前沿、科学基础三个方面为青少年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优质科普教育资源,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院士科学人文课 " 将发挥中国科技馆国家馆的引领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2023 年,未来科学大奖以 "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学家 " 为年度主题,陆续推出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观影会、2023 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2023 未来科学大奖周、《" 未来 " 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第二册新书发布会等系列活动。
主办方供图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