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问:和不扫兴的人相处是种什么体验?
和不扫兴的人相处,会让人全然地放松,获得满满的爱和正能量。
这些情绪价值将成为滋养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扫兴的话语就像一根根刺
你遇到过习惯扫兴的人吗?
考试第一名跟家人报喜,却被说 " 不要翘尾巴,小心下次考砸了 ";
看到了美景拍下来和朋友分享,却被回复 " 这有啥好看的,你是没见过美的 ";
兴致勃勃地跟伴侣提议去电影,对方却说 " 看电影浪费钱,没事不如把家里打扫打扫 "……
习惯扫兴的人往往有这样的表现:
接收到了一个信息,就用自己的 " 思维定式 " 进行 " 价值判断 ",并 " 好为人师 " 地说教输出,或用 " 我赢你输 " 的思维,表现自己更厉害,或贬低对方。
这样的人完全不能真诚地听对方的表达,欣赏对方的选择,对身边的人表示赞美。
其实,一句习惯性的扫兴的话语,带来的伤害可能是巨大的。
如果把快乐的情绪比作一个个气泡,那扫兴的话语,就像一根根刺。
冷不丁冒出来戳破快乐的泡泡。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 失望性隔离 "。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一次次失望积累,就不愿意再跟对方接触,以免自身遭受伤害。
更有甚者,会在不断碰壁中,模糊甚至丧失自我的价值。
遇到扫兴的人怎么办?
当我们遇到了扫兴的人,或许可以试试以下两个方法。
1. 识别对方话语背后的潜在信息
举个例子:
假如你兴高采烈给父母准备了礼物,父母却泼来一盆冷水:" 都叫你别老这么大手大脚的,退了,我不要。"
这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
" 爸妈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背后的潜在信息是什么?"
父母的潜在信息,可能是 " 我担心孩子浪费钱,现在挣钱都不容易 ";
还可能是 " 这么多年吃苦过来的,不舍得用这么好的东西 "。
学着先识别对方话语背后的潜在信息,而不是陷入冲突。
2. 培养自我满足的能力,发展其他社会关系
如果一个人习惯性扫兴,并且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么可以选择与其保持距离。
可以去发展其他的社会关系,找到相互欣赏的同伴。
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的对象,就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培养自我满足的能力。
当你的快乐不只建立在一个人身上,自己也有充分的取悦自己的能力,会更有能量包容扫兴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何做一个不扫兴的人?
有时候,我们也可能无意识扫别人兴。在与人相处中,做到以下两点,可以避免成为一个扫兴的人。
1. 多给予支持性反馈
无论面对孩子、父母、伴侣还是朋友,当别人想要和你一起做点什么,哪怕你不想参与,也尽量表达尊重和支持。
用 " 欣赏 " 替代 " 评判 ",用 " 聆听 " 替代 " 说教 "。
这些支持性反馈,会让对方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理解彼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允许双方各自寻求满足,大家都开心。
2. 坦诚沟通彼此的想法
很多扫兴者,并不知道自己在扫别人兴,甚至也在苦恼怎么跟人好好相处。
这时候," 坦诚相待 " 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通过坦诚沟通,看看彼此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有误会的解除误会,有错的就吸取教训。
能做到这些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情绪把控力也更成熟。
来源:人民论坛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