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俊科 毛宇(见习记者)
2023 年 10 月 26 日
伴着清晨的阳光,杨巧玲带领 " 杨阳公益 " 组织一行十几人向井陉的一家养老院出发。在他们的车上,装着她和爱人采购的 20 件羽绒服和 17 袋米面,为老人们送去重阳节的关心与温暖。
杨巧玲看到老人们穿上合身衣服后开心的笑容,那一刻,她感到无比的幸福。杨巧玲是 " 杨阳公益 " 的发起人,自 2019 年参加公益活动以来,她和丈夫吴永帅一直坚定地走在公益的路上,把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萌生想法并付诸实践
杨巧玲的老家在深泽县,她的父母都是淳朴善良的农民。" 我父母是村里的热心肠,只要邻里乡亲有个大事小情,他们都会主动过去帮忙。" 杨巧玲说,这些事情自小她就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在心里埋下了乐于助人的种子。
2008 年,杨巧玲毕业后进入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成为一名护士。从急诊到如今的外科综合病房,15 年间,她见证了太多病魔无情人间有爱的故事,行动不便的老人躺在病床上,未满 30 岁的年轻人患了脑癌,亲人去世时家人的痛哭 ……" 这些事情深深触动着我,让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杨巧玲说,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她感慨生命的珍贵,促使她产生做公益的想法。
"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从想法到实践,背后离不开丈夫的支持。" 杨巧玲笑着说。2019 年起,她和丈夫吴永帅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都会联系不同的社会公益平台,主动参与到社会上一些公益组织举办的志愿活动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巧玲联系上平山县一家特殊儿童康复教育机构。第一次前往学校献爱心时,她自掏腰包买来价值 5000 余元爱心物资进行捐赠。虽然这些特殊儿童的行为和语言与同龄人有着明显不同,但看到他们拿到礼物后开心快乐的样子,杨巧玲更加坚定了做公益的想法。
家人的支持是最大的鼓励
萌生想法容易,但行动与坚持的背后是一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丈夫吴永帅是石家庄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保安。" 只要是我媳妇喜欢做的事情,我就陪着她去做。" 吴永帅不但无条件支持妻子做公益,在妻子的影响下,他也坚持身体力行做好事。
杨巧玲说,在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后,她便想和家人一起主动寻找帮扶人群,为他们带去关心与关爱。去平山县给特殊儿童捐赠爱心,是杨巧玲第一次走出市区来到县里做公益。2021 年,她和丈夫吴永帅牵头成立 " 杨阳公益 " 组织。吴永帅是杨巧玲想法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对接学校需求、采买所需物品、路况车辆,找人运送等这些事情基本都是他帮助促成。" 我这人嘴笨,但是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的支持。" 吴永帅真诚地说,每当活动结束,看到妻子开心的笑脸,听到她爽朗的笑声,我就特别满足。
他们的女儿吴朝阳从小学起,就跟着父母做公益,还常常主动捐出自己的压岁钱与零花钱。" 之前女儿不理解我们这些公益行为,在参加几次过后,她常常主动加入。" 杨巧玲察觉到女儿的转变,高兴地说。看到家人们都支持自己,杨巧玲的心里十分温暖。
带动更多人加入
"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才更有意义。" 帮助特殊儿童、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慰问环卫工人 …… 四年间,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已参与或组织几十场,杨巧玲一家在公益上的投入已有十余万元。" 每次钱数不多,但我们愿意尽一份力量,只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杨巧玲说,尤其是身边的邻居、同事、朋友都踊跃地加入到他们的公益活动。从一个人到一家人,再到如今十几人的小团队,她既感觉责任越来越重,但也为能给更多人传递爱心而开心,更加坚定了从事公益的决心。
让杨巧玲最难忘的一次公益活动,就是带动身边朋友保护 16 位特殊儿童畅游植物园。" 从出行、游玩安全到饮食,我们都很细心地安排妥当。" 杨巧玲说,平日里,这些特殊儿童只能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学习和生活,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来到植物园。为了保护好他们的安全,我们发动身边朋友和保安队员," 一对一 " 地给孩子们进行安保。
" 我们会继续保持这份爱心,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杨巧玲表示,他们做 " 杨阳公益 " 的初心只是想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与爱。之后,他们也将继续用心做好每一次活动,在公益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