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0-26
【今西安】想换口味了 不妨来雁鸣湖尝尝民工餐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雁鸣湖不是一个湖,而是被隔开的几片湖。

雁鸣湖不仅是几片湖,还有楼,也便有了盖楼的工地。

我们在这里不是要讨论楼和湖的关系的。湖是自然形成的,那是原川河流的恩赐;楼是经过审批的,人家拿到了人家的手续,你买还是不买,它都一栋栋地矗在那里,而且还在继续着钢筋混凝土的生长,也助长着萎缩湖面里水草的疯长。

此处唯一的这个楼盘,从曾经到现在已经盖了有些年头了,要盖楼就得有干活的人,最多的人,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据说多的时候有上千人,现在到后期工程量小了,也还有几百人。

民以食为天,农民工干的是体力活,更需要坚实的能量支撑,大几百上千人的吃饭,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工地上的大锅灶必然是有的,但是,作为一个干过工地的人,我深知这种大锅灶早米汤午米饭晚米饭的日复一日的单调和重复,深知那种净是肥肉片子的回锅肉是多么地阴魂不散令人讨厌,这时候,适当地调换一下口味,是多么迫切地需求啊。

雁鸣湖本来只是个鸟拉屎鱼蹦跶的地方,远离着闹市区,远离着地铁公交站,甚至连共享单车都不认为它可以属于运营范围,因而,哪怕这里竖起了一栋栋的高楼,哪怕先期的楼盘都已经交付,饭馆,在这里依然是没有的。

不过没有关系,有需求就一定会有市场的,一辆三轮车就是一个小饭馆的流动小贩们,很快就敏锐地嗅到了这里的商机。

于是,每到中午和傍晚的时候,一般就是每天的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两点,再加上下午的五点多到七点多,工地外的浐河西路,便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戴着安全帽的农民工兄弟们鱼贯而出,横穿过并不宽阔的坑坑洼洼的浐河东路,络绎不绝来到路东的河边。快餐盒饭面条饺子包子米线炒面烩菜们,早已把三轮车停在了路边,快餐的各种荤菜素菜正散发着热气和香气,煮面条煮饺子煮米线的汤锅也早已烧开,咕嘟咕嘟地表达着热烈欢迎的情绪;更临近河道的慢行道上,一张张小桌子小板凳一字排开,绵延出足足几十米长。

凡是走过来的人,是不需要刻意招呼的,他们会就近选择一张桌子坐下,小贩们只需要问他们吃啥,要不要辣子?哪怕农民工兄弟坐在卖饺子的张三桌子上吃的却是李四家的面,张三李四也都不会介意的,大家都是骑着三轮讨生活的,坐在桌子旁的也都是下苦人,干嘛计较这些呢?不停抡着的炒瓢不停冒泡的汤锅,可不会给谁扯皮的时间。

农民工兄弟的饭,必须主打一个实在,于是,十块钱管饱的饺子,十块钱随意的快餐,十来块钱的汇通面菠菜面,统统十一块钱的炒面炒饼炒河粉,相对来说卖得就比较好,量大,实惠,顶饱。包子米线,相对来说就不大受欢迎了。华而不实的炸串夹馍和冰粉烤面筋压根就不过来,而是远远地在桥那头河东的鱼池边做着钓鱼人的生意。

虽然是主要面向农民工兄弟的路边摊,但是论质论量还真的一点都不差,汇通面菠菜面分量大,味道美,臊子油加上辣子油发挥着显著的提质增效作用;那十块钱的饺子,虽然肉馅里的肉量不是特别大,虽然也不一定是标准的后腿前腿肉肥肉的占比可能稍微有些高,但没腥味,没异味,一点也不影响饺子的香酸辣的汤;那十块钱的快餐,虽然荤菜少素菜多,但怎么着也比千篇一律的回锅肉好太多太多。

为了迎合天南海北的农民工兄弟的不同口味,一对来自安徽的夫妇,竟然对陕西的烩菜泡馍进行了川渝化的改良,成功将米线加入其中,创造性地发明了烩菜泡馍米线。你看着他三轮车上的名字,以为是三种饭,结果端上来了原来是烩做一大碗。这样的小块块(馍块、豆腐、火腿肠、土豆块等)和长条条(米线、豆芽)的大杂烩,既照顾了老陕的胃口,也满足了川渝鄂等地农民工兄弟不可无米的口味。

这工地持续了多少年,服务于它的路边摊就存在了多少年。这么多年,应该没有农民工吃坏肚子的事情发生,不然,在几百农民工兄弟的地盘前,黑心摊断然是摆不下去的。

浐河西路原本是一条寂寂无闻的路,很多时候它都是安静地存在着。自从有了工地,自从有了农民工,一到饭点的时候,它便一下子喧嚣起来了,锅碗瓢盆们欢乐地碰撞着,炒瓢抡圆出苍狼扛狼声,加上大口吃面的唏哩哗啦声,大口喝汤的咕噜咕嘟声,伴随着工地上各种机械的声响,伴随着脚下河流的哗啦,在白鹿原和少陵塬对峙下并不广袤的河川天地间,交汇成惊天动地的声响,融汇成欢天喜地的人间。

这时候,原本在这里练车的驾校,也一定会让所有车都停下来的,给农民工朋友让路,给三轮车小贩腾地方。

这时候,所有的辛苦,都在一碗面中,沃耶了;所有的疲劳,都在一盆饭中,展拓了。

这时候,荒草萋萋的荒郊野外也变成炊烟袅袅的烟火人间了。

这时候,难免就恍惚了,什么房地产萧条了,什么经济不景气了,分明都成了别有用心的敌人故意唱衰我们的假象。

这时候,你如果刚好从这里路过,十有八九也会被馋到的。

馋到了就加入吧,不过大可不必和农民工朋友挤热闹。两点以后,这里的热闹就会骤然落幕,但三轮车小贩们还会继续一天的生意,他们会纷纷开过上游不远处的白桥,到桥东头的浐河东路上重新开张。这时候的客户,便成了路东鱼塘的钓鱼人了。

悠闲的钓鱼人和忙碌的农民工,完全是两个不同极端的群体,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都大快朵颐地吃着十来块钱的民工餐,你方吃罢我方吃,西路吃了东路吃。忙碌的生活,悠闲的生活,都在相同的一碗饭后一样的一抹嘴——来此够昂,继续进行。

这时候,你便也可以悠闲地坐在高高的浐河东路上,要一碗融汇了米面食材兼具了南北风味的烩菜泡馍米线,一边不紧不慢地吸溜着,一边听来自安徽的夫妻俩给你讲他们怎么从安徽转战到渭南卖卤菜,又怎么从渭南的街道上转战到了西安的浐河边。近处,鱼塘边有人正把一条鱼飞到空中,周围的亲戚朋友和闲人发出兴奋的呼喊;远处,楼顶上的农民工又开始了新的忙碌,一齐发力的时候同样需要发出加油鼓劲的呼喊,七嘴八舌南腔北调的声音穿越而来,久久回荡在两原之间 ……

河水啊,千年流淌。

岁月啊,百味杂陈。

来源 / 今西安

相关标签

共享单车 农民工 面条 地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