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帘卷,暮云愁。垂杨暗锁青楼。烟雨蒙蒙如画,轻风吹旋收。香断锦屏新别,人闲玉簟初秋。多少旧欢新恨,书杳杳、梦悠悠。" 乌当乡村的秋很美,很有韵味,此次《贵阳乌当》编辑部选取乌当北部乡镇百宜镇场上村,我便拿上纸笔相机去场上采风,看一看乡村的风土人情,吹一吹秋日山野的风,摸一摸畈上打好的稻谷,闻一闻村道两旁的桂花香。
百宜镇在乌当北部,较其他乡(镇)稍远,我们清晨就出发了,想着时间充裕能多看一些山野中的秋日盛景。
想来场上村是源于一张水库照片——红旗水库,从照片上看,水库背靠青山,水域广阔,让人心旷神怡。自古以来,水域广阔丰沛的地方,莫名让人觉得福泽深厚。
车子沿着东二环上银百高速,行驶二十多分钟就到了百宜镇地界,比想象中快一些。车到镇上没有停留,沿着三米宽的乡村小道向水库驶去,山路蜿蜒幽幽,好一段了无人烟,现已初秋过半,沿途是微黄初凋的山树山花,亦有竹林、农田与旱地,种植玉米和刺梨。玉米已见成熟还未收割,想来还需晾晒一阵,同事说老一点的玉米能存放更久。初秋的百宜,风儿吹过,清凉温润中夹杂一丝乡村独有的柴火香,不见愁煞只觉心旷神怡。
靠近场上村就有了人家,幢幢栋栋围山而建,并不密集,房屋多是外贴白瓷砖的自建农房,看着有些年头,有些房前种有桂花树,整整齐齐,这个季节的桂花香得温温柔柔,想来主人家亦是热爱生活的人。早上的村庄很宁静,间或有鸟雀声声,路上几条土狗悠然走过,甚至没有抬眼看我们这群站在路中间的人。
很巧,村委会就在红旗水库上面,村委会前院坝可窥水库全貌,小艳姐早早就在村委会门口等着了,我们碰头后就从村委会走几分钟到水库。
水库果然未让人失望——波光粼粼、舒朗清澈,碧水照青山,十分难得。水库上不时有三两只白鹭或驻足水面或凌空飞舞,看得人心生安稳。水库是垂钓基地,或许不是周末,水库边上未有钓鱼人。
水库占地 160 亩,环线长约 2.2 公里,呈椭圆形,水从溶洞流出,冬暖夏凉,现是枯水季,岸线退了好几米,库边上杂草横飞,几头毛光水滑的肉牛正埋头吃草,见行人亦不惊。虽是枯水季,但水量不算少,水库边上植有几株柳树,想来应该多植一些,炎炎夏日供垂钓人纳凉。
沿水库有水泥板制成的步道,步道沿河而建,许是刚铺设好,嵌在土里,走起来还行,比淌泥巴地好,江支书说后面会在步道上撒草籽,将来草长莺飞亦是一景。水库中心养殖鲈鱼,规模不大,据说鲈鱼养殖须水源充足、无污染,可见水质优越。小艳姐说水库前几天刚放了几千斤鱼,供垂钓,水库是今年才收回来的,往前十几年都是私人承包,收回来后几个月不到就打造了垂钓园,4 月上旬垂钓园开园以来,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沿水库走了一圈,我们去了附近的露营基地,露营基地就在水库边上,有木屋七八间,木屋均门朝水库,一把躺椅置屋前,可赏山赏水赏秋光,基地木屋可烧烤可搓麻将——贵阳人就好这一口。基地主屋前有一亩见方土地,种植大片折耳根,折耳根长势很好,葱葱茏茏,边上放养土鸡和兔子,鸡和兔子这会可能刚用过早膳,昂首阔步,走走停停,四处瞅瞅,给主人家养得肥肥壮壮,想来柴火爆炒应该很好吃。
出了露营基地,他们说还有一个葫芦山值得看,就是有点远,我说山长路远我不怕,只要风景好。小艳姐叫来村里亲戚开车送我们去,车停面前时,驾驶座上老大哥看着我说:" 我的车好久没洗咯,小美女请不要介意。" 我有甚好介意的,我喜爱乡土人情,看村山村像是自家,看村里人亦觉亲切可爱。
车子悠悠往葫芦山开去,沿途茂林修竹,车行 20 分钟就到了,青山四绕,稻田成片,稻田青山相映成趣,果然不错。
葫芦山只一个组(葫芦山组),人口不多,三分之二是苗族,葫芦山偏远,多是老木屋老祖屋,同事说起码二三十年了,但见一些人家门前屋后有干柴堆堆,我纳闷现在农村还要烧柴么,不是有电有煤有沼气?小艳姐说:" 有些人家是要烧柴的,习惯了,用煤用电舍不得。"
我们在葫芦山逗留了一个多小时,看了村组人家,看了田土阡陌,走到通往香纸沟和芭拉谷的傍山小路时,江支书指着对面的山介绍:那儿有山泉,水质很好,打算在那建矿泉水生产基地。抬眼望去,对面青山层峦叠嶂,在蒙蒙雾境中若隐若现,温润静谧,这样好的景致,想来水的品质当然好。
返程途中经过的几户房屋又大又新,江支书表示,这是龙蟠水组,龙蟠水组一个贫困户都没有,家家都勤劳家家都富裕。途中遇到正拉车回家的阿叔,江支书大声招呼 " 我给基地讲好了的,你去帮他们干活,2500 一个月,包吃包住!"" 最近没空,要打包谷 " 阿叔不愿去," 你打完包谷再去嘛 "" 算咯,不得空 " 阿叔笑着再拒绝。
回程途中,漫漫秋天有一种远意,这种远意是田间打好的稻谷扎成麻袋码得整整齐齐,是夕阳西下屋前晒了一天的玉米粒干得这样好,是挽留我们吃饭的阿嫂脸上真诚又腼腆的笑意,是爱是梦是浮生。
来源 黔中书
文 张剑蓉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