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李扬 苏俐晔 记者 李楠)10 月 28 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宣布正式启动实施 " 大地学堂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计划实施以后,经济管理学院将依托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资源,准确记录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具体时间、地块等,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一百多年前,从金陵出发,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的学生,在首任系主任卜凯的指导下,开始了走入田野、躬身实践的征程,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农村经济调查。跨越百年,南农农经学科秉持初心,传承和发扬 " 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 " 的优良传统,直面 " 三农 " 现实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建设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雪峰表示:" 农经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是农经学科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师生关心关注以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代表的群体,依托农业高校优势,对所联系的农户在生活上提供帮助,在生产经营中提供指导,通过持续跟踪,形成相互关心、守望相助的校村良好互动氛围,对于厚植农科学子知农爱农情怀、锤炼强农兴农本领,具有重要意义。"
孙雪峰说:" 启动‘大地学堂’,具有学术价值,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原创性的研究路径;更具有育人价值,是学院党委探索形成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帮扶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专业能力培养和送农业技术下乡‘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政实践新模式的积极尝试。"
"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长期深入调查,上世纪 20 年代卜凯先生开创的大规模农村调查,是我们在科研训练方法上继承发扬不可摒弃的传统。" 江苏社科名家、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钟甫宁教授表示。
据介绍,该计划实施以后,经济管理学院将在全院范围内组织 200 名大学生志愿者在青年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抽样调查的原则选点,与农村联系对象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定期通话,并按照事前制定好的调查表询问研究所需要信息,准确记录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具体时间、地块等,以青年视角找准症结、分析原因、明晰措施,编写专业调查报告、个案报告和研究报告等,为涉农高校青年师生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未来,经济管理学院还将进一步探索 " 高校联村、校地共建 " 新模式,以合作单位如邮政公司邮政网点为载体,在试点基础上将实施范围拓展至全校志愿者,形成大学生关心关爱农村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引导广大师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新时代的农科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展现应有作为。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