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 广网消息,日前,山东省邹平市焦桥镇孙庄村一领导在微信群中通知村民,接到满意度调查电话后,立即接听并回答非常满意的,凭借通话记录截图和通话录音,可以领取 200 元左右的奖品。
面对媒体采访,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某某称,奖品自己掏腰包,一个村也就一两个名额,通知发出去后还没有人来领,现在已经取消了。因为这事儿,他已经被镇上通报批评。
村干部自掏腰包搞 " 有奖调查 ",看上去是不是挺热爱集体的?然而村民竟然不买账,怎么感觉村干部有点爱心错付了?要知道,我们通常看到的场景是,免费领几个鸡蛋都要排长队的啊。200 元奖品价值远超几个鸡蛋,咋就没有诱惑力了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调查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因为 " 有奖调查 " 通知发下去才一天就被举报了,出师未捷身先死,自然,奖品无人来领。
第二," 有奖调查 " 只是噱头。目的是诱导村民在上面调查时说好话,至于奖品是否兑现,以后再讨论。
第三,通常这类调查,对象是村里固定的几个人。这拨人与村干部关系都不错,尤其还有奖品可领。彼此心照不宣,或许奖品还没来得及发放。
第四,村民不屑来领。村民懂得,上面搞调查调研,回答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能为了奖品而撒谎编假话,自然也就不会来领这个奖品了。这说明,群众对公共服务很不满意,或者很反感搞 " 有奖调查 " 这一套。这是最值得反思的。
不管哪一种,满意度调查搞 " 有奖 " 模式,十分荒唐,是典型的形式主义。10 月 29 日焦桥镇党委发布通报,认为孙庄村对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测评宣传工作认识理解有偏差,工作方式方法失当,已责令立即整改,对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
有错即改,令人欣慰。但不能止步于此,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类似事件此前也有报道,不管有关方面如何解释,都摆脱不了弄虚作假的嫌疑。群众满意度调查,是对基层政务公共服务的摸底,目的是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群众满意度是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结果,而不是调查回答出来的。不顾事实只顾调查表上的满意,甚至试图花钱买 " 好评 ",不仅不利于基层工作改进,而且会掩盖问题,最终只会为群众反感、唾弃。
现代快报评论员 曹玉兵
(校对 周露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