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 2023-10-31
北斗,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超千亿元!8万吨“大家伙”,靠它实现毫米级对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此时此刻,在距离地球数万公里的太空,56 颗北斗导航系统卫星正在运行。从手机定位到汽车导航、从野外救援到工程建设,精准、可靠的信息 " 对话 ",不仅打破了时空的边界,也激发了更多新的潜能。

从 " 北斗 +" 到 "+ 北斗 ",更多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珠江口特大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设现场,去看看重大工程是如何用 "+ 北斗 " 的力量,完成 " 海底穿针 " 这道难题的。

8 万吨隧道沉管毫米级对接 北斗系统助力 " 海底穿针 "

这里是深中通道的建设现场,这是一条横亘在珠江口长 24 公里的桥隧综合体特大工程。如何把双向八车道的隧道放进几十米深的水下,和天上的北斗卫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张超是深中通道项目负责测量管理的工程师,全程参与了沉管隧道安装工作,为期两年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特长、超宽双向八车道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6.8 公里长的它,分为 32 个管节和最终接头,分步安装,每节沉管重量达 8 万吨。首先把巨型沉管运来,准确放置进海底的基槽,然后使它与前面的管节严丝合缝地首尾对接,还要安全使用 100 年。

在看不见的水下,5 厘米的安装误差量,对于长 160 多米、宽 46 米、高 10 米的沉管来说可以说是 " 穿针绣花 "。如果定位不准或精度不足,造成管节安装偏差过大,工程就得全部暂停,进行 " 精调 "。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测量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超:一旦精调,会对工期造成一定影响,管节安装的时间窗口比较宝贵,一个月只有两个安装时间窗口,如果精调,船舶的使用、人力物力的使用都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项目启动时,恰逢北斗系统投入使用。为引入北斗的力量,团队在陆上、海上、沉管上反复做了上千次试验验证,最终形成方案,由船上的北斗卫星天线和附近的参考基准站配合,对沉管进行差分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入水后,沉管隧道在水下的位置、姿态清晰显示在屏幕上。北斗定位性能表现稳定而可靠,使得工程进展高质高效。

北斗的应用不仅在海底。在四川的无人农场,300 亩水稻的收割工作,用搭载北斗设备的收割机,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就能搞定;在山洞中穿行的火车通过北斗定位实现全程安全防控,有效避免了铁路安全事故;在低空飞行的航空器,通过北斗 +5G 的技术,有效解决通航飞行器的空中通信问题;从共享单车到户外徒步,北斗应用更是渗入生活多个角落 ……

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400 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金壮龙:积极拓展北斗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应用,助力工业企业 " 智改数转 ",培育 " 北斗 +" 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北斗系统:用 " 精度 " 重塑时空 用 " 引力 " 驱动未来

从 1994 年开始谋划,到 2020 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导航用厚积薄发的实力,迅速成长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曾经远在天边的梦想,逐渐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现实。

相比国际上其他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有什么技术优势?北斗的精准导航,又将如何指引未来的产业探索更多新质生产力?记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斗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专家刘经南进行了采访。

2023 年 5 月 17 日,第 56 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加入星座,这是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此次发射也是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后,时隔 3 年的首发任务。运行 3 年来,北斗系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导航卫星的 " 基本功 " 定位精度,究竟如何?

刘经南表示,北斗全球高精度定位服务已有 100 多个国家使用,并得到多国专家委员会的共同验证,稳定可靠。目前,北斗系统最高精度实时处理可到厘米级、事后处理可到毫米级,精准的定位与其精准的时间数据相结合,使得北斗提供的最基本的时空定位服务,就足以开启许多产业的变革。

除了 " 基本功 " 扎实,北斗还有许多 " 独门绝技 ",比如覆盖全球的双向短报文功能。也就是说,只要能连上北斗卫星,就能以收发短信的形式实现星地之间的双向通信。在亚太地区,通信容量可以供 1000 多万个用户同时并发,单次可发约 1000 个汉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经南:国际搜救卫星组织通信功能是单向的,比如我要搜救,我发报出去,但是什么时候来救,怎么救,想告诉你都没法通信,而北斗短报文是双向的。由于有这样的功能,现在北斗被国际搜救卫星组织作为国际标准参与国际搜救。

短报文功能与 5G 信号覆盖结合后,又可以开启多个技术空白领域的新应用,如低空通信。现今在 300 米到 3000 米之间的通用航空领域广泛采用基于地面导航台的单向广播式通信,而 " 北斗 +5G" 可以同时实现精准定位和实时图像数据回传,大大提升这一场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此外,北斗还具备遥感功能的潜力,利用导航下行电磁波的折射或漫反射遥感,可以感知大气水汽、海洋湖泊、风浪、土壤湿度等数据,进行超高精确程度的天气预报。对天气和灾害数据的进一步采集、挖掘和开发,更能激发一系列产业领域的应用。

相关标签

张超 卫星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