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0-31
全新修订版《古琴丛谈》,被称作“当代有温度的古琴必读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古琴与爱美的中国人相伴千载,位列 " 琴、棋、书、画 " 四艺之首,地位崇高。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近日,全新修订版《古琴丛谈》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自 2006 年 1 月第一次出版以来广受读者青睐,被称作 " 当代有温度的古琴必读书 "。

△出版社供图

此次再版对全书文字进行校订,新增与琴有关的古代山水画作以及王世襄先生手稿、成公亮先生照片等珍贵图片,图文互参。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和谐统一,完整呈现古琴之美与品格,及其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

另有作者手书嵇康《琴赋》长卷,可供参照阅读,也可单独取出,装裱收藏。

附赠全新录制的《忆故人——郭平、郭思淼古琴演奏曲 CD》(亦可扫描书签二维码收听),收录包括《文王操》《龙朔操》《四大景》以及《平沙落雁》《广陵散》《流水》《白雪》等十首琴曲,其中特意列入了郭思淼用丝弦琴弹奏的几首管平湖先生版的曲目。整本书的装帧设计更沉稳笃定、古朴清淡,将之奉献给爱琴、好古之人,以作珍藏纪念。

作者郭平是古琴家也是小说家、文艺学教授,诗文书画皆擅,他的长篇小说《广陵散》写肝胆相照的生死之交,更是将中国人对 " 知音 " 的渴求融入古琴的品格之中,重塑真善美。因为有古代文学与艺术的浸润,作者由古琴而深入传统文化的各个向度,在更加广博和深刻的角度品谈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有传统文化的全面滋养,有对美学哲学的长久思索,有对个体生命经验的关注,其笔下所写之琴内涵与意蕴更为阔大,更能诠释古琴如何成为无数文人雅士的知音挚友,又是如何在时光岁月中留下迷人之美的。阅读这本书,即使是此前从未听说过古琴的人,也能真正理解 " 琴为何物 "。

书中还有古代名士文人与琴的轶事典故,如子期与伯牙,嵇康与《广陵散》,陶渊明与无弦琴,王子猷雪夜访戴,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范仲淹与《履霜操》等,也有对现代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刘景韶先生、成公亮先生琴风和琴境的探讨。其中《鸿泥阁谈琴录》一篇为琴学札记,是作者日读琴书的感想心得,形式独特、思维发散,灵感之光随处可见,值得深究的线索散落其中,是极为丰富有趣的呈现。爱琴、懂琴之人,乃至专业琴家或研究古琴的学者都可在其中 " 挖宝 "。

(校对 许元华)

相关标签

阅读 成公 美的 中国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