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轰鸣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到加紧建设的文旅小镇;从智能尖端的创新科技项目,到夯实根基的配套工程 …… 一个个产业集聚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项目在长春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落地生根,助推全市经济增劲提速。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我市把项目作为推动振兴突破的有力抓手,谋增量,扩总量,抓产业,育动能,聚合力,促落实,以项目 " 进 " 支撑经济 " 稳 "、助推企业 " 好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带来的利好。
数据显示,我市紧盯投资进度完成量,全力推动项目满负荷施工,前三季度,我市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 1268 个,较今年年初目标增加 66 个。其中,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在建项目占比进一步提高。
绿色打底:发力新能源,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在长春的西南方,一个中德产业合作标杆项目不断加速:5 天答复 1200 个投资问题,26 天总装车间网架提升,提前一个月暖封闭 ……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屡屡跑赢时间表,不断刷新着 " 中国速度 "。近日,奥迪一汽新能源长春测试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迈入全新阶段。作为奥迪在华首个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千亿级产值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我市在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上,有中生新,加快建立 " 换道超车 " 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围绕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这一 " 链主 ",省市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本地配套率,49 个新能源汽车重点配套项目逐步落位。据了解,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发包的 333 个配套项目中,省内企业承接了 253 个。
距离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不远处的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也是进展迅速。作为东北地区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填补了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经过一年半的加紧建设,该项目目前主体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其中,电池包生产车间已具备量产能力。走进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的电池包生产车间,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很高,且已完成安装调试。" 目前,PACK(电池包)一线工艺设备已经完成调试,并于 7 月 21 日实现了首件下线。" 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贾增博说,政府成立了专班,为项目提供贴心服务,还到现场办公,正是这贴心的服务让项目进展非常迅速。
从传统的机械加工,到自动化生产线,再到 " 绿电 "" 零碳 " 智能工厂,我市牢牢抓住大项目建设这个 " 牛鼻子 ",以 " 绿色 " 为发展底色,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逐 " 绿 " 前行,一场推动实体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产业革命正在加速推进。
成色十足:科技创新提质,带动产业回升
在经开区,光电信息产业园二期、三期工程 " 火力全开 ",在项目建设现场,到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浇筑、焊接、切割 …… 一个个环节紧张有序,且进展迅速。未来三年,经开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将在园区云集国内头部企业和各类高成长型光电企业 200 余户,初步形成 CMOS 图像传感器、光学制造、基因检测、激光芯片等光电产业的集聚效应。
在由长春理工大学与净月高新区共建的长春芯光产业园里,大量科技成果正在加速转化落地。这里汇集了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吉林求是光谱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光泓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我省知名信息产业的头部企业。2022 年,长春芯光产业园直接孵化企业达 31 家,实现年产值 1.5 亿元。
在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疫苗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如织,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正全力以赴赶进度。该项目主要生产新型人用狂犬病疫苗、人源轮状病毒活疫苗等产品,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50 亿元。
在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上,一枚枚经过精密加工的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顺利下线。为了打破图像传感器技术 " 卡脖子 " 难题,多年来,长光辰芯专注关键技术突破与研发成果产业化工作。今年年初以来,企业在相关细分领域已占有颇具规模的市场份额,全年产值有望突破 10 亿元。
一边是项目建设红红火火,一边是企业马不停蹄搞科研、忙创新。在新兴产业持续释放新动能中,可以深刻感受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在新时代的转型蜕变。
亮色频现:强化 " 项目为王 " 理念,发展后劲十足
在长春新区,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项目、海谱润斯 OLED 有机电子材料项目、生物可降解塑料高性能添加剂等新材料产业项目正在加速 " 落子 ";在汽开区,延锋国际长春智能座舱(奥迪一汽新能源)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将进行暖封闭施工,项目建成后可具备年生产 10 万套汽车座舱的配套能力;在净月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忙碌,该项目计划于 2024 年 12 月竣工投产,届时,这里将汇聚国际科技创新资源,赋能科技产业发展;在公主岭市,占地面积 200 万平方米的范家屯东北智慧物流园区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超过 50 亿元,将有利于整合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资源,提升省内物流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 ……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在一轮轮项目建设热潮中,长春正以创新、实干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为全市转型发展、产业跨越提升撑起坚实的脊梁。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锚定振兴突破目标,强化 " 项目为王 " 理念,全力以赴扩投资、千方百计上项目。强化领导包保,33 位市级领导包保 100 个重大项目,市区两级项目服务体系高效运转,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全链条、全方位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大巡检,现场踏查在建重点项目,开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月度讲评会,督进度,察效果,解难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围绕 "347" 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制定产业链图谱和目标企业清单,紧盯产业转移和龙头企业布局,梳理领军企业投资动向,开展精准招商;聚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各环节提升服务效能,在前期审批、要素保障、投产运营等方面排忧解难,跟踪服务到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