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7 日凌晨,河南郑州管城回族区建兴路小学一位姓吕的女老师,跳楼自杀了。
吕老师很年轻,是个 "00 后 ",不久前才刚过 23 岁生日,而此时距离她入职,也不过刚过去 3 个月。
▲自杀女老师的遗书
吕老师去世后,家人在她的手机备忘录里发现了一段题为 " 遗书 " 的文字,其中有这样的内容,揭示了她轻生前的心理活动:" 我从来没想过,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会这么难,面对学生很想真的做到教书育人,但是学校的工作,学校的活动,领导的检查,让我们这些没有培训过就自己当班主任的毕业生像进入了牢笼,牢笼一点点缩小,我们每天都提着最后一口气上班。"
" 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积极乐观的孩子呢?"
大文豪韩愈曾在《师说》里给老师下了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的定义,然而在吕老师眼里,她所从事的工作,似乎和 " 传道受业解惑 " 差距有点大。
01
很多人都羡慕老师这份工作,铁饭碗、不用风吹日晒、周末双休、寒暑假、体面、受人尊重 ...... 然而,教师行业的本质也是钱锺书笔下的那座 " 围城 ":外头的人都想进去,结果好不容易削尖了脑袋钻进去,才发现干这行根本不可能光教书不干别的,还有很多 " 非教学工作 " 在等着你。
据一些媒体之前的报道:前一段时间,建兴路小学以所谓 " 体验自然生命之美妙 " 为名,举办了首届 " 石榴节 "。吕老师在自杀前,就曾在下班时间被学校领导要求回去加班 " 数石榴 "。
▲建兴路小学的 " 石榴节 "
11 月 1 日深夜,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局发布了情况通报,强调了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将对此事予以调查,并辟谣称网传 " 加班数石榴 " 的信息不实,下一步将加强对基层教师的关心关爱,为教师提供良好教育教学环境 ...... 云云。
看起来好像说了很多,但实际上大众真正想知道的细节半点也没涉及。仔细想想,当地教育局其实也挺难的:出了舆情,教育局介入调查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给出的调查结果却是通篇假大空的官话套话,这又何尝不也是一种 " 形式主义 " 呢?
管城回族区教育局的通报
所以,通报出炉后,评论区并没有出现拍手称快,反而是一水儿的冷嘲热讽,似乎大众早已意料到了这样的调查结果,足见此事是个无解的难题。
02
虽然官方通报声明了所谓 " 加班数石榴 " 是谣传,对吕老师自杀的真实原因也是讳莫如深。但是亲人朋友口中一个 " 性格活泼 "、" 乐观开朗 " 的年轻女孩,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三个月就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繁重的非教学负担以及其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无疑是其走上极端的最大原因。
很多人只看见了 " 人民教师 " 表面上的光鲜,却不知道干这一行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如同吕老师在遗书中所言:最主要的压力并非来自于教学,而是课堂之外的琐碎。除了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外,老师们往往还要应付写不完的各种汇报材料、填不完的各种表格、迎不完的各种检查验收、开不完的各种会议培训、还有各种 " 有关部门 " 的临时安排 ...... 似乎老师们都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三太子,什么活都能干,什么活都能干好。
▲自杀的女老师称被领导当着学生的面批评
学生出了问题,老师需要解决;上面派下来任务,老师需要完成;家长有意见,老师需要处理;领导有指标,老师需要重视 ...... 多重夹击之下,老师们只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老油条们或许还能找机会喘口气,如吕老师这样刚入职不久、处在最底层的年轻教师就极其容易产生焦虑,乃至崩溃。
也正因此,有人大声疾呼:" 别再造孽了,让老师们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吧!"
老师们为什么没法把精力放在教学上,这就触及到一个如今很多学校都存在的问题:" 形式主义 " 的泛滥。
什么叫 " 形式主义 "?官方的定义是 " 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加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具体到当今的广大学校,就体现在连轴转的大小会议、三天两头的上级检查、各式各样的填表格、写材料 ...... 等等。(当然也有涉事小学的 " 数石榴 ",但在我看来数石榴连形式主义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装逼)以致于出现了一种极其魔幻的现象:老师们上班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那些 " 行政工作 " 上,给学生上课反而在不少老师那里成了 " 难得的放松时间 "。
真是离谱他妈把离谱当炮仗给放了——离谱上天了。
03
11 月 2 日早上,就在全民热议 " 教体局通报女教师跳楼轻生事件 " 的同时,新华社提出的 "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 也登上了热搜。
起因是 10 月 23 日,山西晋中的一位老师,在媒体平台上发布视频吐槽如今 " 课间圈养 " 的愈发严重:下课后,孩子们除了上厕所几乎不离开教室,课间十分钟,偌大的校园里几乎空无一人,死气沉沉。
新华社发文 "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
而类似的现象还不仅仅出现在山西,视频发酵后,立刻引起广大家长们的共鸣,纷纷加入声讨学校的行列。有人说:自己儿子所在的学校,规定课间十分钟 " 不能跑跳 "、" 不能下楼 "、甚至 " 不能大声说话 ";有人说:自家孩子的学校还有老师专门巡查,谁下课出了教室门就会被批评,所在班级也要扣分并取消评优资格;还有人说:自己女儿去医院体检说是尿酸高,医生让她平时要多喝水,女儿却说在学校根本不敢喝水,因为没时间上厕所 ......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联系之前吕老师因为 " 非教学任务 " 带来的巨大压力而自杀的消息,或许可以找出一点端倪。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现在的教育,已经越来越畸形。为了所谓的 " 教学任务 ",似乎所有人都可以不顾一切。所有杂七杂八的工作都压在了老师的头上,老师为了对付愈演愈烈的 " 内卷 ",压根没时间去管学生,只能搞简单粗暴的 " 一刀切 ":把学生们直接 " 圈养 " 起来,只要不让他们乱动,就可以让他们少出点事,一劳永逸。
▲视频中空荡荡的校园
几乎就在同一时期," 脆皮大学生 " 成了一个新的网络热词。有人吐槽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年纪轻轻的身上就一堆毛病:有人打个喷嚏闪了腰、有人伸懒腰抻断了脖子、还有人蹲久了站起来就把脚趾弄骨折了 ...... 简直成了易碎品,到了一碰就坏的程度。
老师上班像坐牢,压力就层层传到了学生的身上,于是在 " 圈养教育 " 下长大的孩子,就这样心理素质越来越差,身体素质越来越弱。如吕老师所追问的那样:一个不幸福的老师又如何能培养出健全健康的民族未来呢?
04
有关部门热衷于给学校和老师布置工作,还美其名曰是 " 重视学校教育 ",其本质却是误读了学校教育的定位。学校的本行就是教书育人,而不是天天搞和教学无关的 " 形式主义 "。让老师整日专注于完成 " 非教学任务 ",等同于不务正业,往大了说,这类行径就是在误人子弟,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是媒体口中的 " 造孽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说 " 斜杠青年 " 成了潮流,但一个人真正能做好的事只能有一件。对于一所学校,就要做好各司其职,负责教书的就专心教书、负责开会的就专心开会、负责应付检查的就专心应付检查 ...... 少一点形式主义,不要让老师在他们教书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去应付与教学无关的苛捐杂税。
惟其如此,吕老师离去之前的那句灵魂拷问才能得到解答——让老师只做 " 教书育人 " 的工作。
情绪也会传染,只有快乐的老师,才能教出健康的学生。所以,让老师们回归三尺讲台,去一心干好他们的老本行,这不仅是吕老师为代表的基层教师们的基本诉求,也应该是所有家长和学生们所希望看到的。
一条鲜活生命的逝去,是对现今教育乱象的拷问,惋惜过后,我们希望能改变一些现状。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