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04
正式投用!无锡交通规划用上“超强大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无锡未来交通情况如何?

到 2025 和 2035 年,无锡市区居民每天平均出行距离为 5.3 和 6 公里,较 2020 年增长 2%、15%,老城中心、太湖新城和高新区空港三个空间组团间出行需求不断加强 …… 这是综合交通模型平台对未来交通的预判。

10 月 31 日获悉,经过两年的精心构建,无锡市综合交通模型平台正式建成投用,先进的交通建模和仿真技术将全面提升我市交通规划的科学决策水平。

" 随着路网的持续加密,道路规划的复杂性和难度越来越大,如果缺乏充足的定量数据支撑和精准研判,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道路越建越多,路却越来越拥堵的情况,为此我市决定构建综合交通模型平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我市完成了综合交通调查,建成涵盖居民出行、公共交通、道路运行等 8 个专题的交通大数据平台,同时运用多源数据融合、出行链等技术建设了一体化的宏观、中观、微观交通模型,实现对交通出行需求的合理预测、重要交通规划研究方案的量化评估," 交通模型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边建设边应用,已有多项道路规划通过交通模型进行比选。模型预测,到 2035 年,中心老城和太湖新城间的出行需求量将翻番,日均出行量将达百万人次,构建 " 双核 " 间南北快速通道体系势在必行。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人士用综合交通模型,分别推演了贡湖大道、南湖大道、华清大道等道路快速化改造后的路网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若实施贡湖大道—华清大道组合方案,快速路服务范围更广、片区车流量也更均衡,加上综合考虑高浪路互通节点转换等因素,建议将贡湖大道—华清大道组合作为新老城 " 双核 " 联系快速路推荐方案。

交通建模师赵顺打开模型仿真系统,只见一个个跳跃的小黑点正模拟车辆行驶,每辆车的流向、速度等信息都随时间闪动。借助仿真技术,交通模型对道路运行情况的预判,甚至可以细化到地块级、车道级。

▲片区交通改善建议

" 此次我们还结合不同类型片区的交通需求,构建了蠡湖未来城、梁溪科技城、运河东西路、机场片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5 个具有示范性的中观交通模型。" 赵顺介绍,模型推测,蠡湖未来城开发后将成为城市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但未来城周边钱荣路、蠡湖大道、金城路、太湖大道等几条主干路,本身车流量就很大,为此建议在钱荣路和金城路之间增加 " 内环—中环 " 快速连接线,并增设钱荣路南侧的北向匝道,实现路网互联互通,从而减少蠡湖未来城内部的过境交通,同时让快速中环进一步分解内环压力,打造更高效畅通的城市路网。

来源:无锡日报

相关标签

大数据 无锡市 太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