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 文 " 哈报手机记者 " 白凤义 / 摄
" 这都眼瞅着要立冬了,江边咋还这么多的江鸥呢!" 近日,在松花江边防洪纪念塔、九站公园和江畔公园等处,市民和游人发现,江面上随处可见的江鸥,密密麻麻且非常活跃,这些 " 白精灵 " 在江边翔飞,陪伴游人一同欣赏壮丽的江景,场面温馨、唯美。
5 日,距离立冬只有 3 天,随着强冷空气到来,哈市将出现今冬首场较大降雪,可是,在松花江边,成群结队的江鸥似乎没有感到寒冷,依旧无忧无虑、我行我素地逐飞和嬉戏,它们并不怕人,还喜欢 " 套近乎 ",贴着江边飞舞,与游人互动,玩累了就漂浮在江面上歇歇,给渐渐冷清的冬日江景,带来一抹跳跃灵动的音符,引得游人驻足观赏、拍照。细心的市民还发现,鸥群里有的是 " 白头 ",还有的是 " 黑头 ",同一种鸥咋还不一样,太有趣了。
这些江鸥为啥还不南迁?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许青教授说,今年哈尔滨进入秋冬季后,气温整体上比较高,天气较暖,这给一些准备南迁的候鸟创造了较长的停歇和补给的机会。鸥这种水鸟,特别依恋宽阔的江海,松花江水质改善,水中鱼虾食物丰富,它们自然是想多在冰城待上一段时间。况且,要等到水全部冻上了,江鸥才会都飞走,所以,在生境条件允许下,冰城的江鸥最晚可以到 11 月末甚至 12 月初才完成全部南迁。比起其他的候鸟,江鸥应该是陪伴市民时间最长,且最后才会南迁的水鸟了。等再相见,就得来年 3 月末 4 月初它们回归时。
冰城江鸥的种类主要是红嘴鸥,它们越冬区域分布很广,辽宁南部以南都有红嘴鸥越冬群。不过,大范围的突然降温,或者大暴雪,造成觅食困难,就会促使江鸥提前南迁,但迁徙的过程也是分批的。
专家解释,市民在江边现在看到的白头鸥和黑头鸥,其实是一种江鸥,头羽分黑白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它们正处于换羽的时候,夏季的头羽是黑色犹如 " 防晒帽 ",秋冬季节退毛后长出新羽则变成了白色," 白头 " 是红嘴鸥越冬时期的形象,所以现在白头鸥数量最多,但由于换羽不同步,有的没来得及换羽,就还是黑色的,甚至黑白相间。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