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无锡行 · 融媒体行动
一切辉煌必以实干为注脚
美好生活须用奋斗来创造
城市建设也不例外
《无锡日报》高质量发展无锡行专版 2023 年 11 月 6 日
全文如下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无锡城建发展集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践行 " 四敢 " 担当,聚焦主责主业,统筹经营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服务保障民生,各项事业奋勇争先 " 立潮头 "、敢闯敢为 " 破新局 "、行稳致远弹好 " 协奏曲 ",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下好 " 先手棋 ",推动城乡建设向更美好进阶。
时光不语,奋斗留痕。锁定 " 高分 ",铿锵有力的脚步朝着年终目标 " 追光 ",在砥砺奋进中交出一份城市建设的满意 " 答卷 "。
——古运河(东门段)城市更新项目按下 " 加速键 ",运用城市更新手法,重塑江南 " 水客厅 ",立体绘制古运河沿线令人 " 会心一笑 " 的绝佳城市风貌。
——梁溪河景观带两岸 13 公里实现三道贯通," 母亲河 " 全线焕新," 十里画廊 " 立体呈现;加装电梯、保障性住房、智慧停车务实推进,群众幸福感节节攀升。
——城市建设的丰富经验向农村拓展,擘画广袤乡村振兴 " 蓝图 ",万马村 " 水韵原乡 " 示范项目加速实施,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环保领域勇担重责,梅梁湖生态修复等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全市首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活性炭再生中心正式开建。
——产业园项目绿色低碳、精准招商齐头并进,中瑞生态城双碳示范街区正式开工," 花园里的科技产业园 " 海冠智谷科技园跃升高新区独具特色的产业园区。
——安居事业用实干和品质与市民一同见证美好生活新篇章。海和院、夹城里、水晶湖、桂香里等项目彰显国企开发品质,进阶城市理想居住体验。
——数字化城建迈出坚实步伐,内部整合、外部链接,数字驾驶舱二期项目加快实施," 数智大脑 " 进一步成型。
——多个项目喜获荣誉、摘得桂冠,集团实现三个层级企业 "AAA" 评级全覆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 向最好的学习、同最优的对比、朝最强的看齐 "。
今年,市城建发展集团主要领导向集团全体员工发出动员令,以更高标准、更足韧劲、更强合力,知重负重,勇毅前行,积累更多城建高质量发展 " 无锡经验 "。
关键词:热盼
镜头一:城市更新紧锣密鼓
无锡需要一个怎样的火车站南广场?
走出火车站,在开阔的视野下,承载历史文脉的古运河穿城而过,目光所及之处是站前广场、绿地公园、滨水河岸。
沿着 " 锡贤印迹 " 重走归乡路,地上、地下双轴连通兴源路南北广场,沿途有休闲商业、文旅体验,以及大片疏林透景的城市绿地广场,这样的火车站南广场令市民神往。
开门见河,锡城陆门户和运河水舞台将在此次更新中实现 " 牵手 "。
紧邻环城古运河,老东门片区是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的重要功能展示区和风貌保护区。
项目围绕古运河和解放环路约 1 平方公里,按照城市界面提升、功能配套升级、土地高效利用、高端产业发展、生态资源优化、遗产价值挖掘等更新导向,改善区域居住环境、焕新传统产业、完善公建配套、提升市政景观,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重塑老东门片区文化魅力,实现 " 人回东门 " 的复兴目标。
令人欣喜的是,9 月,火车站南广场改扩建项目已完成前期手续并进场施工,全面 " 打开 " 城市门户格局,一幅运河与铁路 " 牵手 " 的 " 画卷 " 即将徐徐展开。
" 老东门片区需与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统筹推进,尽快实现该区域大范围的风貌出新。" 市城建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东门城市复兴项目紧跟其后,将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和老东门片区统筹为无锡古运河(东门段)进行整体谋划,以五大城门为切入点,结合传统和新兴业态,通过门户、街巷、运河三条线索,纵横打通老城内外更新通道,构建城市更新框架。目前,正积极谋划 " 一河四园 " 启动区建设,滨水空间示范段全面开工,年内将焕新呈现。
关键词:幸福
镜头二: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今年 7 月,梁溪河整治提升工程南北两岸改造基本完工,两岸 13 公里亲水绿带实现 " 三道贯通 ",南岸隐秀桥至蠡溪桥示范段一年前竣工开放,斩获无锡市第三届 " 民心工程奖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 十里画廊 " 美成了仙境,北岸仙蠡墩公园、运河外滩活力带等沿岸景观最近全面焕新,市民期盼的如意桥主体已贯通,长约 200 米的河面浮桥连通蠡桥两侧,宜居、活力、开放、共享的滨水 " 城市客厅 " 全新迎宾,一场环绕梁溪河景观带的 RiverWalk 让市民沉浸式体验焕然一新的 " 母亲河 "。
古运河畔,无锡运河公园展露新颜,城市与艺术在此邂逅。
根据全市 " 两河 " 整治提升以及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关要求,围绕市民对公共艺术的新需求,市城建发展集团于去年 10 月启动运河公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将其升级为运河艺术公园,从而把艺术融入城市、融入生活。今年 6 月," 独一无二的毕加索 " 亚洲首展在运河艺术公园开幕,成为近年来无锡最高水平的艺术展览之一。眼下,B 区、C 区改造正抓紧推进。
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宜居宜业的 " 生活圈 "。
加装电梯牵动老旧小区居民的心。" 我们是去年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后,全小区安装的第一台电梯,全权委托给国企平台安装,从勘探设计、手续办理、施工建设,一直到交付使用,中途没操什么心,就直接坐上电梯了。" 家住梁溪区康馨园的汪老伯道出居民心声。
据悉,市城建发展集团城科公司主动承担为民办实事项目,整合各类资源,把国企担当和市场化运营有机融合,全力确保加装电梯质量、安全、进度,并做好加装电梯长效化管理,为老新村的宜居环境贡献国企力量。
关键词:画卷
镜头三:乡村振兴快马加鞭
一改农村自建房整排式呆板布局,走进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周巷 " 美丽农居 ",错落式、园林式的建筑围合成的 " 小园林 " 令人眼前一亮。农房有了崭新模样,依托乡村自然风光精心打造的 " 农家院子 " 小桥流水环绕,几户农房间预留休憩经营空间,既提升现代宜居水平,更留住乡里乡亲之间的 " 邻里情和烟火气 "。
图片
作为全市 " 美丽农居 " 示范点的洛社镇万马村周巷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从空中俯瞰,一幢幢江南水乡民居错落有致,周边景观环境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施工,项目预计年内建成交付。
届时,城市 " 园林式 " 建筑理念 " 复制 " 到田野乡村,新江南人家 " 锡式生活 " 将展露新颜。
城乡融合发展打通乡村 " 振兴链 "。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是第一步,全域乡村振兴还将依托产业带动,在城乡资源整合上摸索经验,实现农村生活富裕、产业兴旺。
" 作为试点,万马村的全域改造计划将持续至 2027 年,届时,除了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全域全产业运营场景也将全面实现。" 市城建发展集团乡村振兴公司负责人说,国企 " 操刀 " 乡村振兴,将把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有选择地复制到乡村,链接和导入更多优质资源,实现一二三产联动,构建 " 精而强 " 的特色产业体系,实现 " 农、康、旅、居、娱、购 " 组合升级。
关键词:绿色
镜头四:生态环保底色更足
初秋的梅梁湖景致秀丽,繁茂的水草在通透水面下随波摆动,这是记者 10 月 12 日在梅梁湖东岸见到的一幕。
5 年来,从 6 万平方米到 84.5 万平方米,从试验区到示范区,太湖梅梁湖开放水域经人工种植水草打造的 " 水下森林 " 郁郁葱葱,切实抑制了蓝藻、净化了水质。
这是市环保集团成立两年来,紧紧围绕全市生态环保重大战略,强化担当作为,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获得感的一个缩影。
环保无小事,事事关人心。
市环保集团成立之初传统业务偏少,因此主动顺应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形势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构建了以水环境治理、大气治理、土壤修复、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环境检测与监测监控、环保咨询和生态环保节能双碳领域投资的 "6+1" 产业布局。
截至目前,市环保集团已完成梅梁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和梅梁湖(犊山口)应急清淤工程、投建无锡市首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活性炭再生中心、组建无锡市全水性车漆喷涂联盟中心等项目。
市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环保集团将聚力新一轮太湖治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工业园区综合治理四大领域,围绕当好节能环保产业链链主、保障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优化 " 绿色双碳 " 创新链、参与 " 无废城市 " 建设四个重点,提升投融资和资本运作、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的三大能力。
关键词:示范
镜头五:特色园区加速推进
绿色宜居、独具特色的高端品质国际住区;能碳双控、与城共生的双碳产业示范园区;自然低碳、业态融合的活力城市街区客厅 …… 这些打上了绿色低碳 " 标签 " 的居住、产业和商业建筑群正在中瑞生态城拔地而起、向绿而行。
7 月中旬,由市城建发展集团建设的中瑞生态城双碳示范街区正式开工,聚焦 " 低碳绿建 " 和 " 产业发展 " 深度融合," 碳 " 路先锋将打开 " 产、城、展 " 融合发展新格局。
"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主题街区,中瑞生态城双碳示范街区是产业园区、休闲街区、艺术街区和居住社区的渗透融合,建成后将成为我市低碳发展的示范标杆。" 打开中瑞生态城双碳示范街区规划图,让人耳目一新的不仅是建筑设计的现代简约、生态低碳,更有将融合理念发挥到极致的建设思维。
市城建发展集团相关人士说,在生态低碳主线下,融合多元化产业,这是当下打造街区、园区和配套功能区的新趋势,利于项目建成后的可持续运营。
" 公园里的科技产业园 " 年内即将竣工验收,逐步投入使用。海冠智谷科创园注册企业达 139 家,注册金额超 44 亿元。据悉,该项目合理地将园区、公园进行融合打造,围绕 " 科产城人融合 " 的原则,构建创新生态、产业生态、自然生态 " 新三生联动 " 的 MIX 功能园区。
园区在打造高品质产业载体的基础上,从产业和人的需求角度为考量,在科技创新展示、景观设计、商务配套、生活配套等方面较传统产业园实现了全面提升。下一步,市城建发展集团还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百度、腾讯等头部企业深入对接,抢占 " 先手棋 ",谋划数字经济产业园。
关键词:安居
镜头六:宜居获得感稳步提升
近日,由省委组织部、省住建厅等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命名 2022 年度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的通知》,市城建发展集团所属金佳物业公司管理服务的惠景家园、紫郡花园项目上榜。
" 小物业 " 牵动 " 大民生 ",市城建发展集团城科公司所属金佳物业公司服务 13 万户锡城市民,服务体量 1300 余万平方米,其中服务 186 个老旧小区、602 万平方米、8.5 万户百姓。" 焕新红邻 " 党建特色品牌正愈发筑牢红色物业阵地,解民生、分民忧、聚民心,助力社区治理品质提升。
扛起国企担当,做好民心工程。随着城市 " 老龄化 " 加快," 老楼加梯 " 成为老百姓最期盼解决的民生难题之一。充分整合国有企业优质资源,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供 " 一站式服务 ",缓减付款压力、解除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已完成电梯加装签约 118 台,交付使用 51 台,持续发力为广大市民营造舒适幸福的生活空间。
让更多低收入家庭圆上 " 安居梦 "。市城建发展集团安居公司扛起国企担当,扎实推进 5300 余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司代建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无锡校区(无锡学院)二期项目获评 2022 年度江苏省优质工程奖 " 扬子杯 "。
心安为居,共展蓝图。地产开发蹄疾步稳,海和院项目圆满收官,安居蓝城 · 桂香里花艺美学生活馆精雅绽放,夹城里、溪山院、云山院项目顺利开工。
关键词:智慧
镜头七:数字城建纵深推进
你印象中的 " 智慧城市 " 是怎样的场景?
今年 " 五一 " 假期,来自常州的杭先生开车驶出钟书路边的太湖广场智能停车场,扫牌、抬杆、离场,3 秒钟 " 丝滑 " 离场," 无感付费 " 不用排队,一次绑定,全城通行;
木结构办公大楼内,能耗监测、设备运维、安全报警从 " 数字孪生 " 平台上一目了然,整个楼宇运行管理可依托线上 3D 平台虚拟 " 操控 ";
图片
在工地 " 数字模型 " 后台上监测施工质量和进度,全过程智能化监管环境修复等工程,全面提升建设工地和环境修复项目安全文明管理水平;
将 " 城市管家 " 升级为 " 智慧管家 ",通过数字技术加持,一体化运维城市公园广场,不留死角打造 " 最干净城市 "。
这些令人眼前一亮、充满活力的数字化转型现实图景,正徐徐呈现在城市建设管理和国企经营发展多场景应用中。
围绕建设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目标,市城建发展集团抢抓数字新机遇,加快场景的策划、储备、建设。以数字技术与重点业务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实施 " 数字城建 " 工程,持续推进业务数字化布局,密集展开 " 数治 " 施工图,完成 " 数字驾驶舱 " 首期建设,落地 " 数字孪生 " 试点项目,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数字平台 " 一站式 " 上线。
目前,与百度公司、腾讯公司洽谈数字化转型合作,初步形成合作方向;城市更新楼宇体检、金融服务大数据平台、" 数字驾驶舱 " 二期等项目或启动建设、或加快实施," 数智体系 " 正逐步健全完善。这些具有城建辨识度、国企影响力的改革创新工作,为集团争先创优不断增添新动力。
关键词:优势
镜头八:高等级信用矩阵基本成型
今年 6 月 19 日,经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评定,市城建发展集团下属三级企业无锡财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评级由 "AA+" 上调至 "AAA",评级展望稳定,成为全国地级市首家获 "AAA" 评级的融资租赁公司。
图片
这也是继集团本部和所属建发公司后,市城建发展集团取得的第 3 个 "AAA" 主体信用评级,实现了三个层级企业 "AAA" 主体信用评级的全覆盖。
" 此次获评,既体现了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对财通公司发展战略、资产质量、经营实力、信用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也彰显出财通公司自身经营水平和能力建设达到‘新高度’,未来十分可期。"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荣誉背后,财通公司从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融资能力 " 三点发力 ",统筹管理,汇聚优势资源做大做优国有资本,蹚出资本赋能城市建设 " 新路 "。
" 一直以来,市城建发展集团高度重视信用评级工作,结合集团主责主业和发展实际,全方位、多角度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探索出成熟有效且具有自身特点的工作体系和方法。" 市城建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集团将继续围绕高等级信用集群建设,强化顶层设计,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做优做强国有资本,为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持续贡献 " 国企力量 "。
来源:无锡日报
记者:孙倩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