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 3 年,再次相约!11 月 12 日,备受关注的 2023 南京马拉松将在奥体中心鸣枪开跑。届时,3 万名选手将齐聚南京,在奔跑中释放活力与激情,在追逐中品味城市魅力与韵味。据悉,本届马拉松对赛事路线进行了优化调整,新赛道后半程将沿江奔跑。届时,跑友们将能深入领略南京 " 一江碧水向东流 " 的生态画卷。
南马跑友
人在江边跑,身在画中游
据悉,本届马拉松的新赛道起、终点为 A 到 B 设计。赛道起点依然是南京奥体中心东门,随后跑友将跑过河西 CBD、途径夫子庙、邂逅 " 金陵三大寺 " 之一的大报恩寺、路过 " 天下第一瓮城 " 的中华门城堡、穿过一路经典的长江路 …… 这其中既可以感受现代新城的发展脉动,又可以品味古韵十足的千年文脉。随之进入玄武湖,在沿湖奔跑中饱览山水城林的魅力。而后半程,跑友们将迎来沿江奔跑,由鼓楼滨江风光带一直跑至终点燕子矶滨江公园。届时跑友将 " 满格 " 开启 " 人在江边跑、身在画中游 " 的模式。
最是橙黄橘绿时,江边风情甚旖旎。在鼓楼滨江风光带上,中山码头、长江大桥尽收眼底,跑友们行之所至、目之所及树木林立、移步异景、身心愉悦,可远眺江水滔滔,可近享美好 " 森呼吸 "。若足够幸运,或许还能在鼓楼滨江沿线一睹 " 微笑天使 " 江豚的风采。若有兴致,还可步入滨江长江江豚观景平台,或者走进全国首个江豚书屋深入了解,更可到 " 江豚邮局 " 寄一份来自南京的思念。
跑过长江大桥,沿着永济大道向前,在长江之畔,幕府山巍立,山水相依下,别有一番景致。幕府登高、达摩古洞、永济江流、燕矶夕照 …… 景景醉人心。而今,在幕燕滨江风光带上,燕子矶、幕府山、长江观音景区、五马渡景点星罗棋布,让人流连忘返。最后到达的则是本届南马赛事终点——燕子矶滨江公园。
很难想象,昔日南京部分江边,曾是 " 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 " 的脏乱差集中区域,也曾遍布着各种能耗大、污染大的企业,码头林立、船厂扎堆、机器轰鸣、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而今,一个个滨江生态公园 " 串珠成链 ",镶嵌在长江这条岸线上。这一切的 " 蝶变 ",都源自南京在长江大保护中下的 " 真功夫 "" 硬功夫 "。据悉,南京市累计投入约 45 亿元,完成 110 家砂场码头、78 家工企单位的关停拆除,恢复植被 160 万平方米,生态岸线扮靓南京。
生态画卷
只此青绿,南京书写 " 长江大保护 " 新诗篇
一江两岸展 " 绿卷 ",生态图景绘丹青。南京是江苏省唯一一座跨江发展的城市,长江南京段全长近百公里,自然岸线总长 280 多公里。多年来,南京着力推进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在 " 长江大保护 " 的生动践行中,如今的南京生态与发展齐飞,绿水共青山一色。此次南马新沿江赛道更淋漓尽致展现这一生态画卷。
从 " 大写意 ",到 " 工笔画 ",从沿江增绿,到湿地保护,再到综合治理,多年来,南京始终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一笔一画巧绘生态新图景。在坚持高水平保护,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中,如今南京的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列全省前列。10 年来南京累计绿化造林 32.7 万亩,林木覆盖率增至 31.95%、连续 5 年居全省第一。南京的湿地公园数量也翻了一番,自然湿地保护率位居全省前列。
生态环境渐入佳境,飞鸟、江豚等也欣喜逐来。在一处处滨江公园、一个个湿地公园,候鸟栖息、鸥鸟飞翔、花脸鸭水中嬉戏、白琵鹭怡然自得,江豚时与日落同框、时与轮渡同游 …… 据最新科考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江豚数量也由先前的 50 多头增加至 62 头。而今,监测到的生物多样性物种数达 2791 种,比上轮调查增加 20% 以上。
生态 " 锈 " 带变 " 绣 " 带,曾经的生态痛点,已成为城市的生态亮点。据悉,南京还高水平打造 " 一江两岸 " 城市生态空间,生态岸线占比提高到 80.3%。全市 72 公里滨江绿道基本贯通,鱼嘴滨江公园、幕燕滨江特色樱花观赏区等成为 " 网红打卡胜地 ",浦口十里造船带也已变身 " 春江十里风光带 "。
此外,南京正重点建设长江文化博物馆标志性项目,依托丰富的长江文化资源,打造长江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实现南京集聚长江文化及长江古都文化历史文脉的传承、复兴与弘扬。
只此青绿,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南京行稳致远。在山水人城和谐相融中,南京正书写着 " 长江大保护 " 新的诗篇。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梦云
(校对 周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