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6 日,四川省国家安全机关向社会公布了一起近期破获的案件:某重要产业领域国企的干部为全家办理移民,移民材料中向境外透露了 14 份情报!
该起案件的被告人王某某,原本是西南某大型国企驻海外机构的负责人。2012 年,他所在的企业因重要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被该国间谍情报机关炮制了一起 " 中国间谍案 ",卷入到旷日持久的海外诉讼。我方企业的应对屡屡陷入被动,甚至对方在法庭上出示的所谓 " 证据 " 中,出现了王某某的名字。
四川省国家安全机关办案干警说:" 这些反映我方企业内部情况的文件,出自王某某为自己及家人申请该国永久居留权的移民材料。同时我们调查确认,王某某办理全家移民的情况与正常合法途径严重不符,引起了我们高度关注。"
按照法定程序,国家安全机关对王某某在成都的住所进行了搜查,查获大量其所在企业相关的文件资料,其中包括王某某移民材料中相应文件的底本。经国家保密部门鉴定,王某某向境外提供的材料中,有 14 份属于我国法律定义的情报。
办案干警介绍,王某某为了进一步取得该国的信任,甚至主动按照该国间谍情报机关的授意,为其恶意指控我方提供了所谓的 " 证据 " 和 " 证词 ",这直接导致我方企业无法正常开展国际经营业务,我国相关的产业链发展由此受到技术封锁、打压遏制,损失难以估量。
王某某随后承认确实提供了相关内容。
经审理,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前不久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王某某犯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6 年,剥夺政治权利 2 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50 万元。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办案干警表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间谍窃密活动隐藏于商业活动,并利用我方驻外人员的私欲一步步诱导其深陷泥足。像这样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我国近几年的反间谍工作中日益突出。
办案干警指出,本案中,部分文件资料是王某某利用单位管理中的漏洞私自获取并向境外提供的,这也暴露出相关单位在工作中的短板。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增加了 " 安全防范 " 专章,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工作措施,同时完善了反间谍调查处置措施,兼顾预防和惩治,为今后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提供了指引。
来源:四川观察、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