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湖北钟祥的 "00 后 " 小伙贾京
做木匠成了全国冠军
眼下正在训练
为拿到世界大赛的入场券全力准备
近日
在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记者见到了他
贾京的手上布满了茧子
右手大拇指下方
有一道长约 2 厘米的疤痕
今年 9 月
贾京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
(以下简称 " 国赛 ")
家具制作(世赛选拔)项目上拿下金牌
并入选第 47 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是湖北省 6 名金牌选手中
唯一一名在校学生
和精度 " 硬磕 "
误差不超过 0.5 毫米
两个木件凹凸咬合的连接方式
被称为榫卯结构
凝聚着中国工匠的传统智慧
" 这次国赛,贾京制作的榫头质量
位居所有选手前列。"
贾京的指导老师杨颖杰很是自豪
贾京制作的抽屉抽盒
木板之间直角相接,榫头呈梯形
二者像拼图一样契合在一起
几乎看不到缝隙
贾京在操作工具台
家具制作项目比赛
对精度的要求很高
误差不能超过 0.5 毫米
贾京坦言
制作榫眼和榫头等手工活
是比赛的难点,也是他的薄弱点
赛前,贾京曾就制作榫卯结构
进行 " 魔鬼式 " 训练
单是粗锯榫头这一个环节
他在一天之内就做了二三十次
为何 " 硬磕 " 精度?
贾京表示,除了备赛要求
精益求精也是鼓舞他追求极致的信念
" 每一个匠人都希望制作出
完美无瑕的作品,
完美是由一个个精巧的细节组成的。"
从 " 摆烂 " 到 " 不放弃 "
从失败中找回 " 底气 "
国赛家具制作项目连比 3 天
全国各地共 29 名代表参赛
根据要求
选手需在 16 个小时之内
按照给定的图纸
做出一个完整无瑕的作品
比赛第一天
贾京尚未完全进入状态
制作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选手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赶进度
意味着第二天他必须 " 火力全开 "
" 其实没有特别慌,
心里还是有底的。"
贾京表示,备赛训练时长
与比赛接近,难度更甚
每次也都顺利完成了
" 以往熬的夜、流的汗都是我的底气。"
贾京(右)在和同学交流
次日
贾京操作流畅、动作连贯
最终以超高质量摘得大赛桂冠
这与他在交流赛中的表现
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 3 月,贾京在一次比赛中
不小心锯断了榫头
手足无措的他认为这次 " 完了 "
于是 " 自暴自弃 "
没能做出一个完整的家具
赛后分析中
有选手认为他放弃得太早
如果能抓紧时间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局部瑕疵对整体评分的影响并不大
听完分析后贾京沉默了许久
他意识到心态上的不补救
才是失败的根源
" 是人就会犯错,
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是那场比赛给我的启示。"
训练 " 早八晚一 "
他享受沉浸在过程中
" 我的爸爸是一名做家具的木匠,
小时候爸爸做家具,
我就给他递工具、打下手。"
在父亲贾玉锋的影响下
2003 年出生的贾京
对木质家具制作表现出了
不一般的热爱和天赋
刚入学时,贾京算不上自律
尚未锚定人生目标的他
喜欢睡懒觉、打游戏
在选拔集训的过程中
他懒觉不睡了,游戏不打了
专注力越来越强
一起入选校世赛班的同学黎纯涛说
现在的贾京好像变了一个人
训练考核繁重又辛苦
面对压力
贾京曾无数次想过放弃
但一走上工作台拿起木块切磋敲打时
他又把所有烦恼抛在脑后了
在国赛开赛前一个月
贾京的训练强度达到顶峰
每天 8 时准时到达集训室
深夜 1 时结束训练
回首这几年
从校赛到省赛再登上国赛的领奖台
贾京十分感慨
" 我想赢,但是更享受
沉浸其中的过程。"
愿我们每一个人
都能心怀热爱
勇敢追梦,等待花开
编辑 | 王俊文
审核 | 刘意
值班编委 | 姚雪
来源 | 青春湖北综合整理自人民网、长江日报、青春钟祥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全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