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09
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规划方案公示,将打造“站—城—山—河”融合的城市新客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未来,在长江之北,你会见到怎样的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11 月 9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就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城市设计及相关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按照规划方案,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将成为一座站城融合、城景交融的新客厅。

打造 " 站—城—山—河 " 融合的城市新客厅

规划结构图

南京北站位于江北新区直管区,毗邻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本次规划涉及南京江北新区 NJJBb070 单元,总面积 12.6 平方千米,将构建 " 站—城—山—河 " 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规划设计采用站城融合发展理念,打造高铁枢纽与城市发展高度融合的区域;规划区紧靠老山,既是高效便捷的城市门户,也是吸引人停留,实现 " 展金陵之韵、汇山水之气、融江北之美、显新区之貌 "" 站—城—山—河 " 融合的城市新客厅。

△南京北站站房效果图

在空间结构方面,规划区将构建 " 一核 + 一带 + 两廊 + 四轴 + 四节点 " 的空间结构。其中," 一核 " 是依托北站枢纽及站前区打造的南京北站枢纽核心;" 一带 " 是环老山森林公园打造老山生态文旅带;" 两廊 " 为沿朱家山河、后河形成两条生态景观廊道;" 四轴 " 为站—城—山—河融合的四条发展轴,包括站前空间主轴、高铁研创轴、站东山水景观轴、站西山水景观轴;" 四点 " 为结合轨道交通、山水景观、社区布局等设置的一个文旅休闲节点和三个社区生活节点。

打造辐射苏皖、链接区域的新门户

南京北站站房设计效果示意图

作为枢纽经济区,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南京北站的交通枢纽功能。按照规划方面,规划区将成为辐射苏皖、链接区域的新门户。南京北站是国家 " 八横八纵 " 高铁网中沿江大通道的重要节点,鲁苏皖赣闽运输通道与沿江通道的交会枢纽,宁滁一体化城际轨道换乘的重要枢纽,南京三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将成为江北新区辐射苏北、皖中北地区以及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新门户。

规划道路系统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其中,规划快速路四条," 两横两纵 " 快速路网包括浦六路、北站快速路、宁连高速公路集散道、纬三路西延;规划主干路五条,形成 " 三横两纵 " 的格局,红线宽度为 40~60 米;规划次干路八条,形成 " 三横五纵 " 的格局,红线宽度为 30~40 米;规划支路以服务组团为主,解决局部交通问题,红线宽度为 18~28 米。

规划区将以高铁枢纽经济为引领,发展商办、研发和旅游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将成为带动江北新区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增长极;南京北站枢纽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江北新区对外开放水平,助力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的联动发展,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打造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有了南京北站这个交通大枢纽,规划区的配套设施也很重要。目前,规划区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由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居住社区中心用地、商业用地、科研设计用地、娱乐康体用地、商办混合用地等构成。按照公示方案,规划构建 " 居住社区—基层社区 " 的两级居住区组织模式,配置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物业综合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儿童老人活动场地等设施,构建 15 分钟生活圈,形成居住社区中心 2 个,基层社区中心 8 个。

此外,利用衔接南部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优势,规划区还将构建 " 两带三廊,多园成网 " 的绿地系统格局,推动 " 站—城—山—河 " 有机融合,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休闲空间。其中," 两带 " 为朱家山河绿带和后河绿带; " 三廊 " 为站前山水廊、站东山水廊、站西山水廊;" 多园 " 为各类城市公园和广场,提供灵活便捷的市民休憩场所;" 成网 " 由滨河绿地和主要道路沿线绿带构成。

△生态景观系统规划图

规划区还将结合水系、绿地公园、绿道等规划多条生态景观渗透廊道,南连老山与乡野地区,北通后河、朱家山河生态景观廊道,形成 " 站 - 城 - 山 - 河 " 有机融合的生态景观系统。整合老山、朱家山河、后河等生态景观资源,打造三大山水景廊与铁路公园,营造蓝绿交织、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通讯员 王倩倩 现代快报 + 记者 刘伟娟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红霞)

相关标签

高铁 南京 高速公路 西山 长三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