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9 日,由贵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院)和贵安新区社会事业管理局主办、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跨学段融合发展系列活动之 "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 语文学科交流活动在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贵安校区正谊讲堂开展,来自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初中、高中以及贵安新区相关学校的语文教师、学生 200 余人齐聚一堂,观摩、学习、交流。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贵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院)跨学段融合发展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提升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幼小初高衔接的有效路径,积累课程和教学内容衔接、学生贯通培养和学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紧跟课程改革的时代步伐。
此次活动分为教学理论观念提升、教学技能展示、专家评课三个环节。活动主办方邀请了有着 30 年 " 语文教学生活化 " 专题实践研究经验的专家董旭午先生,他作了以《守本务 为正业 立真人——我所坚守的 " 五项基本原则 "》专题讲座。
" 老师们,‘生活化语文教学’是一种坚守,要坚守住语文性,坚守住教好语文与立好真人相结合的初心 ……" 董先生的讲座结合他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剖析当下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并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对语文人提出深切的期望。"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成绩。" 董旭午老师表示,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董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对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场观摩、交流的老师们对董老师的观点纷纷表示赞同。
教学技能展示环节,来自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初中、高中的三名语文教师以部编本小学五年级的课文《手指》为教学内容,分别进行展示课教学。李爽老师带来了主题为《手指》的展示课,课堂上她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稚嫩童声让在场观课的老师瞬间回到难忘的童年;于珈歆老师的《写人要有特点》从课文的阅读教学延展到写作教学,由浅入深,条理清晰;胡丹凤老师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赏析丰子恺散文的 " 趣味 "》,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导入,进行三篇文章联读教学,带领学生多角度解读丰子恺先生的 " 趣味 ",充分展现了高中课堂的人文性。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们的出色表现,赢得在场观众认可,台下掌声不断。
三节展示课后,三所学校的代表教师进行了说课,紧接着专家们对三堂课进行全面点评,鼓励教师们继续发扬教学优点、改进教学缺点。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学技能,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一直以来,语文教师们坚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语文魅力,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展。(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罗婷婷)
注:部分图片由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程文琪同学提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